怎样读古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6 13:24:45
怎样读古书

怎样读古书
怎样读古书

怎样读古书
言说浅薄,勿为在意.
现今社会想读古书,做不做研究都须有一本关于古代汉语的字典,版本要好,这个是必需品.
关于下面关于古音的问题,既然能认识到语音随着时代是会发生流变的,这个问题就不必拘泥,不做学术,寻找古音也是没有必要的.
至于用什么话来读,这个不重要,能读到什么程度才是重点,跟个人境界相关.语言、文字、意义三者关系交错复杂,但可知道的是,脱离了古音我们仍可知道古义,这是中国文字的一大特征,拜小学所赐.古之文人,对文章或弦歌或吟哦,讲求韵律、神气、意境等.他们在没有意识到语言是发生流变的情况下,仍可以领先人之神气,这是饱读博学的结果,也就是我先前说的境界.你可以想象当刘大櫆以其“因声求气”之法吟诵汉魏古诗时,他是如何领会其神的?简言之,神会.中国语文向来有“不可言传”的高度.并且“因声求气”的声绝不单只声音,所谓抑扬顿挫、跌宕起伏、高下缓急等等,是吟诵的综合方面.原文又讲“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可见先生已经认识到了音节不准、方言繁众、古音不可捉摸的现实,故说“以字句准之”,便是字句载义之故.“因声求气”实讲外雕琢音声,内领会神气.至于怎么实现,个人以为,胸中先有书卷,而后反复吟诵以渐入境,入境方可求气.
先有朱熹读诗发现有不叶韵处,动笔改字以求其通,和其意;后有《红楼》宝玉等人未见海棠而作诗或描或评.凡事不常须亲临其境,凡人离景断情,是以情在景中;圣者离景描情,是以情在心中.
另外,我以为:古文作为一套完整的语文系统,学习时也应像学习任何一套语言一样,具备这套语言的思维模式.简言之,学古文,还真的离不开那些“之、乎、者、也”的古文思维模式.
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上评价点【满意】即可.
您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互相帮助,共同进步!Th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