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春捂秋冻”后半句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0 00:35:55
俗语“春捂秋冻”后半句是什么?

俗语“春捂秋冻”后半句是什么?
俗语“春捂秋冻”后半句是什么?

俗语“春捂秋冻”后半句是什么?
后半句是【不生杂病】
  .
  注意事项:
  .
  秋冻春捂要有“度”
  专家解释说,“春捂秋冻”是民间的一条保健谚语,从气候学的观点来分析有一定科学道理.春秋都是过渡季节,但有差异.在气温变化上,春季趋向回暖,室内温度的回暖速度不及室外,所以春季虽然在室外很热,进入室内,就比较凉爽了.秋季则正好相反,是一个降温的季节,室外温度虽然下降了,室内温度还比较热.秋季适当地少穿点衣服,能提高抗寒能力和抵抗力,对过好冬季有帮助.
  市民们对“秋冻”的理解,不应仅限于“不忙添衣”上,应从广义上去理解.比如要加强耐寒锻炼,经常用冷水洗脸洗鼻,加强运动,增强机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另外,“秋冻”不是人人都适合的,要有个“度”.人与人有个体差异,性别不同,体质不同,出门的时间早晚不同,有的人身体健康,有的人患有疾病,每个人对寒热的感受也不同.因此,要根据天气的变化和自身的感受随时加减衣服,切勿盲目“秋冻”.
  “秋冻”就是说秋季气温稍凉爽,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同样道理,季节刚开始转换时,气温尚不稳定,暑热尚未退尽,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着风,很容易伤风感冒.
  当然凡事皆有个度,“春捂秋冻”并不排除根据气温变化.人们的体温总是要保持摄氏37度左右,一方面靠自身调节,同时也要靠增减衣服来协助,如果春末和深秋,仍捂得很多或穿得过于单薄,这样的“春捂秋冻”就过分了,每年的3月和11月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一方面是气温变化大,同时与衣着调适不当也有很大关系.上下身没什么区别,关键在于全身机体是否协调.
  不过,作者认为,以上“捂”与“冻”的认识,虽然从科学上为“春捂秋冻”找到了大体能自圆其说的一种解释,但却并非古代养生家的原意.
  因为,如前所说,我国是个四季特别鲜明的国家,季节变化对养生有很大影响.《黄帝内经》指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又说,“从之则苛疾不起,逆之则灾害生”.我国古代养生书籍中都把顺四时作为养生的最高准则.那么如何顺四时而适寒暑呢?
  古人提倡“先寒而衣,先热而解”(晋,葛洪);“衣加损(减),视气候,一日数变”(清,曹庭栋);其中以晋人李之彦“急脱急着,胜似服药”最为通俗易懂.古人还特别强调不要以为“只是微热微寒而强耐”.
  由此可见,古人其实并不笼统地主张天冷了还要“冻”,天热了还要“捂”.所以,从远古《黄帝内经》直到清代的我国主要养生著作中都没有出现“春捂秋冻”这种提法.据作者初步考证,这个提法大体是近人根据古人春秋季衣服不可急加急减引伸出来的.例如,元代著名养生家邱处机《摄生消息论》中就有,春天 “天气寒暖不一,不可顿去棉衣.……时备夹衣,遇暖易之,一重减一重,不可暴去.”“秋季则“寒甚方加棉衣,以渐加厚,不得一顿便多,唯无寒而已.”唐代养生大师孙思邈也早有此类说法.
  但这些话正好证明它们是针对气温相对稳定的室内养生而言的,是一种特定情况下的养生方法.否则,大自然大热大寒,急热急寒天气出门进门时,还能不慌不忙地只加减一件薄夹衣吗?再如,俗话说,“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可是,如果阳历6月阳光下上街还穿着棉衣,他不成了怪人?秋季情况相反,但道理是一样的.这也就是“春捂秋冻”养生谚语在现代许多养生书刊中仍根本不提,而报刊上反常有“春捂秋冻并非人人皆宜”;应“因人制宜”;甚至还有“春捂秋冻,没病找病”提法的原因所在.
  作者认为,古代养生防病之法,主要是针对中老年人和病人的.而他们适应外界冷暖变化的身体调节能力已弱,可我国天气的冷暖变化又剧.因此不加条件限制笼统地提“春捂秋冻”肯定是不适宜的.而且,更重要的,“春捂秋冻”仅仅是特定条件下的室内冷暖养生法,远不如古人无条件的“急脱急着”来得既响亮又便于记忆.而这,也才正是古人冷暖养生的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