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耻下问的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9 14:53:30
不耻下问的故事

不耻下问的故事
不耻下问的故事

不耻下问的故事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齐桓公向管种请教治国方略.
孔子向老子请教音律.
古人为求“一字师”而不耻下问的故事常在耳边
所谓“一字师”,就是改一个字的老师.他给你的诗文改一个字,你就尊他为师,这固然是你的谦虚,但更重要的是他在一个字上见能耐,就这一点而言,他确实有资格当老师.
我国古籍中曾记载不少“一字师”的掌故,下面举几个例子.
唐五代“诗僧”齐已,写过一首题为《早梅》的诗,其中有两句是“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诗人郑谷读后提意见说,“数枝”就不算“早”了,不如改为“一枝”.齐已觉得言之有理,当即拜他为“一字师”.后来很多人也都认为“数”改为“一”好,但郭沫若先生却认为,齐已写早梅用的是白描手法,不加渲染烘托,是怎么回事就怎么回事,“数枝”没什么不好,因此,“改固可,不改亦未尝不可.”一个推敲语言,一个尊重事实,都能够言之成理,可见角度不同,看法就可能不同.
元代诗人萨天锡有两句诗:“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很多人都赞誉有加,唯有一个不知名的老者含笑摇头.萨天锡求教,老者说:“此联虽好,只是‘闻’、‘听’二字意思重复,‘闻’宜改为‘看’.”并说唐人有“林下老僧来看雨”的名句.萨天锡即俯身叩首拜为“一字师”.“闻”改为“看”,不但为了避复,而且“看”比“闻”更直观,因而更能表现“厌”的情绪,妙!
宋人肖楚才在溧阳主持事务时,有个叫张乖崖的官员请他吃饭.他看到张的案上放着刚写完的一首诗,其中有“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两句,略作沉吟,就提笔把“恨”改为“幸”.问之,则曰:“你现在功高位显,奸人蠢蠢欲动而未曾动,今天下统一,太平无事,你应该感到万幸才对,为何独恨太平无事?有悖情理啊!”张茅塞顿开,拜肖为“一字师”.“恨”改为“幸”,完全从实际出发.古人使用语言先要炼“意”,而后再炼“字”;意切,字才可能准.离开外部语境和内部语境,孤立地“炼字”,是下策.
前人“一字师”的故事还有很多.这些故事都从不同角度告诉我们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道理,它给我们的启发已经远远超过某一个字本身的妙处,而从更深的层面激活我们的思维,使我们知道“为求一字稳”并不容易,但若是做到“稳”了,又是一种多么美妙的精神享受啊!
yī zì shī释义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来源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切磋》载李相读《春秋》,叔孙婼之“婼”应读“敕略切”,李误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惭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礼,号曰‘一字师’”.示例姐姐真是‘一字师’了!从此只叫你师傅,再不叫姐姐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
提到历史上医家之间的关系,许多人会联想起“扫叶庄”与“踏雪斋”的故事,说是叶天士与薛生白常互生龃龉,各在自己书斋的取名上做文章,影射攻击对方,似乎不扫、不踏,不足以解恨.上百年来人们把它作为笑谈传闻.
叶、薛二位均是温病学医家,从二位医家的为人及治病态度看,这个传闻颇值得怀疑.
叶天土以虚心好学著称,即便是他成名以后也是这样.关于他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的故事很多.为了学到知识,他曾改名换姓,拜一位姓刘的名医为师;他也曾煞费苦心,乔装打扮成穷人模样拜老僧学艺,学成后方才披露姓名.
他的字号也表现了他的医学志向.他号“香岩”,这中间还有一段趣事.在叶天士同时代,苏州有位乐工,技艺超群.为谋生,他进京卖艺,挣到不少钱.回苏州后,见许多贫困人家无衣无食,他慷慨解囊,在一个叫“虎丘山”的地方建造了一所“普济院”,专门接济贫苦百姓,他的名声很快传遍乡里.康熙五十五年,清圣祖玄烨听到此事,亲笔写下“香岩普济”的匾额,颁发到普济院.叶天土以“香岩”二字为号,表明他志在学习这位艺人乐于助人的精神.
尽管叶天士名气很大,但他从不矜夸,十分谦逊.在治病中,常请别的内行医生帮忙,碰上自己治不好的病,也不逞强,乐于倾听同道的意见.对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治愈他母亲疾病的一位章姓医生,他逢人便夸:章医生的医术比我高明,可以请他看病.不解的是:这位虚怀若谷、谦逊向贤的叶天士,难道就单单跟薛生白过意不去,而不怕别人笑话他?这不是和他历来的治病态度格格不入吗?
比叶天士小十三岁的薛生白,平素对叶天士的高明医术也推崇备至.据《苏州府志·薛雪传》“记载:薛生白“每见叶处方而善,未尝不击节也.”既然薛氏内心如此佩服叶天士,怎么可能反目为敌,甚至相互辱驾呢?况且,这与薛生白的个性亦不相符.薛生白著有《一瓢诗话》,很强凋“人品”.认为“具得胸襟,人品必高.人品既高,其一謦一欬(指谈笑),一挥一洒,必有过人之处,”把人品的修养与事业上的成就直接联系起来.可见.他很注重品行修养.所以,那些传闻无论从哪一角度分析,都难以令人置信.然而,正是这些传闻,把两位医家的高尚形象一笔抹杀,给中医界造成不良影响.
不错,历史上的确有过“扫叶庄”,但其本意并不是针对叶天土的.沈德潜《归愚文钞》卷九有《扫叶庄记》一文,介绍了薛生白“扫叶庄”的来历.大意是说:“扫叶庄”是薛生白著书立说的地方.因为那里树木葱郁,落叶封径,薛生白常呼书童缚帚扫除地上落叶,故取名为“扫叶庄”,此其一义;又因为薛生白注释《易》,能补俞氏《易》所末及,屡定屡更,挑除疵漏,就象扫除落叶一样.此其二义,丝毫也没有针对叶天土的意思.将树叶与叶天士的姓联系在一起,完全是牵强附会.
记述“扫叶庄”、“踏雪斋”这段传闻的书,以王友亮的《双佩斋文集》为代表.然而,有人已从医史和文学等角度加以论证,认为该文不是王友亮本人所作,而是后人在整理刊行时根据传闻添加上去的.至此,叶、薛的这段“冤假错案”可以平反昭雪了.
历史上,医家精诚团结、肝胆相照的事例很多.金元时代的著名医家朱丹溪与葛可久的交往便是一例.一次,浙中有位女子患“痨瘵”(即今之肺结核),骨瘦如柴,奄奄一息,许多医家束手无策.病家抱一线希望请朱丹溪诊治.经过丹溪的认真治疗,病情有明显好转,但脸颊上的红晕却始终不退.朱丹溪对病家说:“我只能治到这个地步.现在要请吴县名医葛可久施用针灸治疗,方能彻底痊愈.不过,这个人很难请”.他略一思忖,说;“这样吧,我写一封信给你带去,他必定会来的.”病家很高兴,雇了一只小船去请葛可久.葛可久—见朱丹溪的信,即“不谢客行,亦不返舍”,登舟而来.朱丹溪详细介绍了那女子的病情,请葛可久诊视.葛可久认为病在胸肺,余邪未净,应针刺两乳.于是,他取出针具,隔着薄衣,针刺她的两乳,病人脸上的红晕随之消失.朱丹溪在旁边仔细观察,认真琢磨,亦学到了针灸知识.在医技上,朱丹溪当着病人的面承认自己的短处,这需要多么宽阔的胸怀!葛可久有求必应,亦体现了与丹溪的真挚情谊.这则故事可算是中医“会诊”的珍闻.
当然,由于学派不同,学术见解不一,医家之间产生学术争鸣是常有的事,它能促进医学发展,值得提倡,如金元四大家的学术争鸣即是如此.另外,受封建陋习的影响,个别医生也的确存在—些门户之见,它阻碍中医发展,不利于中医学术交流,应坚决摈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