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顿、贝多芬简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21:11:30
海顿、贝多芬简介

海顿、贝多芬简介
海顿、贝多芬简介

海顿、贝多芬简介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出生于奥地利和匈牙利边境的一个贫穷的车匠家庭,27岁时受聘担任匈牙利艾斯台尔哈奇亲王的乐长,任职达30年之久,他一生写作了104首交响曲[1],4部清唱剧以“创世纪”和“四季”最为突出,同时也写作了68首的弦乐四重奏,52首钢琴奏鸣曲[2],以及20部歌剧[3](5部散失)、轻歌剧、13部弥撒曲和声乐作品.海顿音乐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把细微简单的音乐主题扩展成宏大的结构.他的音乐通常浓烈饱满,在一个乐章中的关键情节经常迅速展开.
他的很多作品的结构原理遵循奏鸣曲式,它的主要组成部分 - 在海顿的作品里 - 如下:
呈示:音乐内容开始部分的呈现,紧接着向属音的转调(音乐的紧张程度开始升级),然后是属音的终止.海顿风格的呈现部分与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常常不需要一个对比的“第二主题”来达到属音,而是重复已展开的主题(或其变奏).展开:音乐内容通过迥然不同调式的转变被重组,转换以及分解.通常会在短音阶平行调达到一个高潮.再现:呈示部的内容被重新呈现,但主要在主音调上.通常这种重复包含着一个“二次展开”,以此达到变调到属音的效果.这个二次展开通常在下属音发展.与莫扎特和贝多芬不同,海顿经常在再现部将主题的顺序打乱.
海顿的作曲实践也影响了莫扎特和贝多芬.贝多芬的初期作品经常是以冗长松散的奏鸣式展开,但紧接着在他所谓的“中期”运用了海顿的方法,这就是在十分简单的基调上逐渐发展出高度有机的音乐结构.
也许海顿不同于其他作曲家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他在曲子里加入的幽默.最有名的例子是第94号交响曲《mit dem Paukenschlag》突然响起的和音.还有更有意思的:在四重奏Op. 33 Nr. 2 和 Op. 50 Nr. 3 的假结束以及他在Op. 50 Nr. 1 platzierte故意放进的那些古怪的周期性的幻觉.
维路德希·凡·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出生在德国波恩,祖籍佛兰德梅赫伦.自幼学习音乐,在其父的严格训练下,很早就显露出了音乐上的才华,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十七岁那年,波恩宫廷大学旁听哲学,也就是在这时与莫扎特有了短暂接触.1792年,定居维也纳,经过海顿的指引,艺术上进步飞快,三年后出版第一部作品.他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九部,歌剧《费黛里奥》,戏剧《哀格蒙特》、《雅典的废墟》;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c小调钢琴奏鸣曲)等.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位颇具创造性的作曲家.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他和米开朗基罗、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都经历了各种苦难坎坷,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根据他们的人生写成了《名人传》,其中以贝多芬为蓝本的为《约翰·克里斯朵夫》.当贝多芬19岁的时候,法国大革命爆发,给贝多芬带来民主、平等、博爱的理想.从1796至1800年,整整4年,贝多芬的耳鸣日夜作响,这是耳聋的前兆.贝多芬26岁时听力开始减弱,老年耳朵失聪.他创作的音乐作品有《月光奏鸣曲》、《C小调第5交响曲》等.他的九部交响曲全都在维也纳举行了首演式.1805年,他唯一的一部歌剧创作《费黛里奥》充满了激情.他的《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如今已经成为欧盟的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