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我们生活中哪些来自于佛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12:48:59
谁能告诉我我们生活中哪些来自于佛教?

谁能告诉我我们生活中哪些来自于佛教?
谁能告诉我我们生活中哪些来自于佛教?

谁能告诉我我们生活中哪些来自于佛教?
【我不是来瓜分的,所以刚才那个答案不满意给你一篇文章,如果不满意就不要采纳了,等着你心中那个答案,我只希望向其他人一样给你一个心中理想的答案.】
  佛教信仰显然属于精神范畴,经济生活跟我们的物质生活紧密相连,二者表面看来好像是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实际上佛教信仰时时刻刻贯穿在经济生活之中——每一个信仰佛教的人,在自己的经济生活当中要体现出自己的佛教信仰.信仰佛教者在经济生活中给自己定好位,落实好自己的信仰,使我们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两方面都成为一个健康的人,过一种高质量的生活方式,使未信佛法的人能够从我们身上生动形象地看到信仰佛法的好处,所以我超能力地选了这样一个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话题.经济是一个完整、系统的学问,我对经济问题只有一些感性的认识,还不能上升到一个理性的高度.虽然我自己还没有把这个问题完全想清楚,但不妨抛砖引玉,利用今天这个机会把它提出来,供大家思考和研究.
  我认为佛教信仰要落实在我们的经济生活当中,首先就是每一个学佛的人要用我们发达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去创造财富.一个人在社会上生活,如果你不能创造财富的话,客观上就会成为一个社会的消费者.我把一个人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从出生到20岁属于消费阶段,从20岁走上工作岗位到60岁这40年间,消费的同时还在创造财富;从60岁以后又属于消费阶段,如果在年富力强的40年或者30年间,可能有的人20年都不到,我们不能够用心智和双手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话,那么社会总财富就会下降,最后导致贫穷,从而诱发一系列社会同题,危害我们的身心、家庭、社会.
  在过去的岁月里,由于关于宗教的正面宣传一直比较少,很多人就错误地认为,出家人是寄生虫,是社会的负担,是消费者,有的营员也有提出类似问题.他们的误区就在于没有真切地认识到出家人也在创造巨大的财富.财富,在社会学里宏观地分成两类,一类为物质财富,一类为精神财富.物质财富解决衣食住行.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人就要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精神生活的核心部分就是宗教信仰——对佛教徒来说当然就是佛教的信仰.出家人创造的就是精神财富.一个社会离开了精神财富,其发展必然会是畸形的,物质文明也不能长足发展.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间有一种全方位的交换关系.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他如果能够把这两方面巧妙地、合理地体现在自己身上的话,那么对于佛教的发展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们要用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去创造财富,使我们不要在客观上成为一个社会的消费者;如果一个人不积极创造财富,就剥夺了自己的生存权,那是耻辱的人生.一个民族要依赖于另一个民族或其它国家救济生存的话,那么这个民族就有可能被开除球籍.如果我今天对一些社会问题的认识不能够超前,对佛法的体悟不能够达到一个高度,那么我就寸步难行了,因为这是我的责任和义务.在精神范围内我必须做出超前的思考和探索,只有这样在社会生活当中才能体现我的人生价值.生活需要财富,但确实有一些信佛的人未信佛时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信佛以后反而对财富的认识产生了偏离,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家庭生活,所以急需了解和树立正确的佛教财富观.
  佛教徒要有良好的社会风貌,在社会上出现就要有很多的观念需要摆正.这在佛法当中叫做正见.对财富问题我们也应当有一个正见,使佛法的信仰和经济生活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在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够体现出我们是一个佛教徒,有佛教徒的智慧和慈悲、平等,把所有的教义变成当下的行动,佛教才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意义.如果说这些教义和教理仅仅是在佛学院的书本上,在禅和尚的嘴巴里头,在讲经的法会上,而不能够渗透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当中,不能够作为一种普遍的法则在人们生活当中去运用的话,它的意义就不大了.因此,本来佛教是一个大众的佛教,是平民的佛教,它不是某几个人的专利产品,从来也没有贴商标说,佛法仅运用在寺庙当中.在东南亚国家,佛教就是一种文化,它的信仰已作为全民的一种生活准则,体现在日常生活当中.而在我们广大的汉族地区,讲到佛教就会误想到寺庙、尼庵、和尚和尼姑,觉得佛教就是这一群人的事情,是“红尘”之外的事,与社会生活是脱节的,与大部分人的生活毫不相干.因此,怎样把佛教的理念化为一种具体的社会生活,尤其是体现在我们具体的经济生活当中,我觉得非常重要.
  我昨天在宜昌的飞机场和几位法师在一起,我讲到东南沿海经济非常发达,那里的法师有电脑、有方向盘、有高等学府的文凭.那么有的法师就说了,金钱和毒蛇差不多,有了金钱出家人就无法修行了.我就说,科技也好,金钱也好,它只是一种工具,问题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要看这种工具掌握在谁的手里.比如说铀,如果用它来造原子弹,并且掌握在那些没有慈悲心的人手里,可能是全世界的灾难;但是如果用它来发电,就是造福于人类的.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失学的儿童,乘船坐车的时候经常可以见到,他们在摆小摊做生意,我向他们为什么不上学呢,他们说没有钱.假如说我给他300元,就可以解决一年的上学问题.如果一个人具有菩萨的愿力、智慧和慈悲心的话,我希望他能够掌握高科技,我也希望他能够拥有财富.像我们现在举办这个夏令营,如果没有那些既信仰佛法又拥有财富的人,如果他们不发心的话,我们大家很可能是天涯海角,不可能聚在一起,因此,金钱、科技只是一种工具,由于信仰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往往会从主观愿望出发,回避现实问题,想当然地认为这些东西有害于我们的修行,那么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它的主体——人.淡泊名利,放下对财富的执着,并不等于放弃对财富的合理运用.
  我常常想:假如佛教徒都以贫穷为光荣,那今天的社会将不容佛教的存在.佛教徒应当成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卓越生产者、创造者和拥有者,只有这样才会成为利益大众、服务社会的榜样.如果我们对阿含类的经典和大乘佛教的经典、对佛陀的思想、说法、教化进行概括,我们就会发现,佛陀对于财富的论述包含在八正道、四摄六度、六和敬当中.
  四摄当中的第一摄就是布施,布施可以说在现实社会当中是佛教徒救度众生的最快捷方便的快船.布施当中第一个就是财布施,那就要求佛教徒首先要拥有财富,用财物对社会进行布施是我们弘法、利生、救度众生最方便快捷的方式,是当下的、是直接的.它可以救人于水深火热之中,可以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一个有佛教信仰的人如果自己都不能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又何以给人以财富呢?如果说你只是社会的一个消费者、不拥有财富的话、我们就没有办法具体地把这种慈悲和智慧在社会当中体现出来.
  布施是双向的,长期以来在佛教界造成一种态势,好像出家人就应该接受别人的供养,那么随着佛教的中国化和大乘佛教的弘扬,我们对于布施的双向性有了更深切的体会.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佛教历来就有施医施药、救济贫穷、福利社会的传统,比如,寺庙积累了十方的净财,作为集体共有的财富,在十方的劳苦大众需要的时候,它就以佛法精神的方式布施于社会,形成一种双向的交流,良性循环.这本身对社会的贡献是其它团体所无法代替的.近几年佛教有很多寺庙搞希望工程,大概这20多年来以中国佛教协会号召中国佛教界向灾区捐款的数字有几千万.那么这几千万对于那些失学的儿童和受赈的人来讲,是当下的实惠.香港和台湾的佛教徒在安徽赈灾的时候,他们直接买了被子,买了日常的生活用品一个个送到那些灾民手里,那些灾民都痛哭流涕.他们感谢的不是这些穿着圆领方袍衣服的僧人,他们从中感受到了佛法在他们最困难时候所给予的温暖.我觉得在社会生活当中体现的这种救济的行为,本身就是对佛法最好的弘扬,非常生动形象和具体.一种理论贯穿到实践当中总会有一个过程,而在财布施的过程当中就忽略去了很多中间环节,是非常直接的.这一切无一不建立在丰厚的物质基础之上,因此佛教的信仰者和佛教的团体必须对财富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贫穷的佛教不是佛教,贫穷也不应是佛教徒最佳的选择.
  我这样的结论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是我在和很多的佛教徒接触当中感受到的.我发现他们以没有工作、以贫穷为光荣,因此我感到非常痛苦.当他坐在我面前津津乐道谈起:我要辞去工作到山林里去修行,我认为钱这个东西很害人,我不想再要钱等等这些话的时候,我就会为他感到很痛苦.我觉得佛法本是济世的良药,结果在他这里变成了毒药.因此他的家人看他怪怪的,他的对象觉得他得神经病了,社会感觉到最好不要和这种人交往,他会成为负担.当然,对于个人的修行,你尽可以抱定安贫守道的准则,但对于家人和社会,你却不能够用安贫守道、饥寒起盗心作为依据.只有积极地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和义务,拥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能够生动地体现出信仰者的客观利益.我们身边的人最会从我们优质的生活目标中获得信仰的力量和信心.因为人们对于信仰一类的问题最容易从现实出发去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得出结论.如果一个信仰者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生存能力,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如果信佛使人贫穷,没有人敢信佛.如果佛教贫穷,修道和弘法只能够是纸上谈兵,更谈不上发展,这些都是我思考的结论.
  就拿今天的柏林寺来讲,如果没有几千万元作为财富积累,就不可能有今天现代化的设备,而且你们也不可能免费.如果是公司办的话,你们可能每人要收600元钱的,因此这种物质财富的拥有无不体现在出家和在家的生活当中.
  我们要深刻地反求诸己,常常要反何自己:我们对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了什么?如果我们做出了这种献身和创造,我们就无愧于心.因为我并没有单纯地消费社会,我同样以一种方式,以文化的方式、思想的方式、精神的方式创造了财富.因此我是磊落的,不在乎别人的评说,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从宏观上来讲,我们应该给社会的劳苦大众精神食粮,然后社会以物质财富的形式和佛教形成一种交流.在今天的经济社会,寺庙要实行自养,要用自己拥有的财富,从十方来,再到十方去,比如说施衣、施药、扶危济困、希望工程,把佛教的慈悲思想通过具体行动体现出来.
  因此,佛教徒布施的前提是要拥有财富,如果没有财富,那么布施就是一句空话.而且社会上的人生活在一种物质的社会当中,他最容易从针头线脑的、具体的经济利益当中感受到佛法的好处.那么如果说,佛教徒都很贫困的话,我们的慈悲心只会成为一种理论而无法在生活当中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