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冰心《去国》体会100字以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0 20:18:15
读冰心《去国》体会100字以上

读冰心《去国》体会100字以上
读冰心《去国》体会
100字以上

读冰心《去国》体会100字以上
读冰心女士的《去国》的感言
鹃 魂
我一向看报,都喜欢看《晨报》,并且对于它那第七版上的各种材料,更是特别注意.因为那些记载,对于我们的知识经验,都有种种的帮助,所以我看过了的,我都将它裁剪下来,分类定成册子,以便日后的浏览.前天我见那小说栏内,有冰心女士的《去国》一篇.我本来对于小说,不大注意,但我见了这个题目,是很新鲜的,想来必定有些趣味.我就从头看去,愈看愈是高兴,哪知正在高兴的时候,它就完了.没有法,只有再等第二天的报来续看.所以我这几天,等到报一来了,我头一个就是看这篇小说,究竟看看那位英士抱了无限的志气回国,终归是怎么样了.好容易,一天一天的盼望,直盼到星期三,才算登完了,我才知道这《去国》的故事,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那位英士,学了八年的学问,回得祖国,就是那样的结果!国家待遇专门人才,也就不过如此,还有什么大希望呢!但是我又替那位英士细想,他还算是很侥幸的呢!因为他还有一位好父亲,才能够一写信,就马上得了一个技正.当他正在那里牢骚抑郁的时候,居然就有美国的工厂来聘他,他虽不能“得偿夙愿”,却还可以“舍而之他”,这岂不是他的大造化吗?若是没有那个大人力,回国后,不定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够混进衙门呢!若是没有个外国的好机会,就是要想“去国”那也是很不容易的了!若再有那“高堂白发”、“娇妻幼子”的负担,那就越发的不得了了!那时为生计的打算,也只得学些运动的法子,为联络的起见,也只好学些嫖赌的嗜好了.那么一来,也就是悠悠忽忽的过去了,只依其愈趋愈下罢了.所谓久而不闻其臭,日子也就不觉得难过了.到了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爱国热忱”了,也没有什么“忧时愤世”了.所有的专门学问,也就一天一天的忘记完了,什么麻雀、泼克、胡同、戏院,也就一天比一天的研究得精深了.说的都是“及时行乐”,做的都是“酒地花天”,不过在那赌场花丛里头,又添一分子罢了.这样看来,那可不是就葬送了几十年的攻苦!毁了国家的一个人材吗?但是如像这样的人材,试问中国还少吗?就打北京这个人丛官海说,其中溺死的就不在少数!我从前很有几位朋友,当他们在外国留学的时候,与我常常通信,都是“慷慨悲歌”、“以国自任”的,我也很佩服他们那种“爱国豪情”、“凌霄志气”,满望他们回国之后,各用所学,做一番大事业出来,替我们吐吐气.哪知道他们一个一个的回来,混来混去,都混到北京来了.再些日子,也都混进部里去了.等到一进了部,也就不觉得比常人有些什么不同的趣处,言语举动,也都与平常的部员一样了.有几个神经敏切的,他的官气倒比那般老资格还要深得多!他的嫖兴赌兴,还要厉害得多!到这时候,与从前迥然是两个人似的.我对于他们的希望,也就如冷水似的,结起冰来了!但是我常常总是不明白,为什么好好一个“才学俱备”、“志勇兼全”的人,在外国的时候,就那么样好,一回到本国,就这样糊涂的,乱七八糟起来呢?我对于我那几个很好的朋友,也曾切切实实的责备过一番,并且我也细细的盘问过他们,究竟这里边是怎么一个缘故呢?最初问他们只是微微的笑,不过说些不相干的话,等我问急了的时候,他们才说出那“事与愿违”的苦衷来.他们说:回国之初,谁不是气象蓬勃?谁不想做点事业出来?哪知道本国日言提倡实业,发达工商,到如今哪里有什么实业可办,工商可图呢!你想我们离父母,抛妻子,跑到外国去了多少年,费了无数的金钱,到回国的时候,还不能自己赚钱,怎么对得住家庭呢!况且我们又多是寒士,既不能自己集资办实业,除了做官,现在中国还有什么正当的事业,给我们好做呢?我们当初到北京,住在栈房里候事,候了好几个月,幸亏有人说话,代我们运动,才得了现在这个差事已经是望眼欲穿,很不容易的了.既得了,难道还有不去做的道理吗?既进了衙门,当然也得同他们一样了.你若还是存一个学生的样子,事事都要讲公理、良心、道德、廉耻,那你可就有点站不住了.你想好容易才混进去,你又能闹意气出来吗?况且衙门里头,上司多得很,他们都是那样主张,你还敢违背他的意旨吗?所以我们这“厕身汶汶”、“随波逐流”都是为这生计问题,没有法子,谁又自甘暴弃呢?我听了他们这一篇的答辞,虽然是实在的情形,但是总觉得他们是没出息,所以我又问他们,就算是“众人皆醉”,你们不能独醒,也只应该下了衙门之后,回家“闭户著书”,或是译些有益的书报,传播在社会上,也可以尽尽你们的责任,消遣你们的岁月,为什么要去学那顶下贱的嫖赌事业呢?难道这也是不得已的事吗?他们笑道:“你问的越发的不通世故了,你既要想在这个社会上混,难道你不去联络几个人吗?既要联络,那联络的方法,中国既没有社交的可言,除了打两圈儿麻雀,逛一逛胡同,还有什么正当的联络法子呢?况且现在的大人先生,哪个不爱这一道儿呢?若是运气好,遇着了他们,同他们混在一块儿,那个效力,着实的比多写几封信,多托几个人,还大得多呢.若是遇着本部的上司,他叫你陪他玩玩——就是赌嫖——那就是很看得起你的表示,你若不知好歹,违了他的善意,那可了不得,恐怕你那个位置,就有点儿不稳了,你还望什么升迁吗?这都是今日实在的情形,你只是不知道罢了.我们若是不为生活计,或者是另有门路,那就可以‘挂冠而去’、‘洁身以行’了,谁愿意过这种龌龊的生活,叫人笑骂呢!你说这还不是不得已的事吗?”他们这一番话,说得我笑也不是,哭也不是,真是叫我“悲愤填膺”,只有“披发佯狂”了!照这样说来,难道这些留学生,学了本事回来,这一辈子就是这样胡里胡涂的,混过去就完了吗?自己也就甘于这样的生活,把那数十年的辛苦,叫他“湮没不彰”的就算了吗?难道现在中国,除了做官就没有别样吃饭的方法吗?思前想后,眼看现在这个社会,把过去的事实,及我的朋友说的话,一一证明起来,真是叫我难于解释!细细想来,这样也怪不着他们没出息,无志气,实在是这个万恶的社会,养成了他们这种习惯,这是社会葬送了他们满腹的经纶,并不是他们毁了国家的人才.这样看来,岂不是一国人才消长,全与那社会的善恶,国家的措施,有莫大的关系吗?从前我常将那些回国的留学生,分为数种评论.第一种,是回国之后,就能用其所学,畅所欲为的,在社会上做一番事业,不为时俗所染,不为势利所束;第二种,是回国后不愿在这恶社会上随波逐流,又不能再离中国,若有外国朋友多的,就只好去帮他们做事,虽在中国的社会上混,他却是为外国人尽力;第三种,是投身教育界,当当教习,虽在这昏天黑地的社会里过生活,倒还不失那清高的地位,也还可以用其所学;这第四种,就是各有人力,在政界上运动的,运气好的,不久也就混上去了,运气不好的,混来混去,不过老是一个小官,一天一天的,就堕落下去了.至于回国之后,又要跑到外国去做事的,那也就很难、很少的了!但是照事实上看起来,那第一种的,是最不容易的事情,试看现在全国的留学生,有几个能够这样痛快的呢!第二种,在中国与外人做事,虽比较的好些,但是回国后不能为祖国出力,仍然要听外人的驱使,就国家个人想来,都是很不值的!说到那第三种,能尽力于教育,当当教习,那倒是很好的事,但中国现在的教育,都是摧残的样子,还有多少教习给他们去做呢?况且就当教习,也是要运动的.若不会运动,不怕你是留学生、专门家,也是没用的.至于那专门在官场里混的,那个苦味,我在上边已经说过了.这么看来,倒是外国有个机会,还是到外国去做事的,比较的高明得多呢!说到此处,岂不令人痛哭吗?所以,我说那“去国”的那位英士总算是莫大的造化,才能脱离苦海,再放重洋,岂不免受了许多的罪,挨多少的骂吗?但是我又转念一想,这个“去国”,并不是什么得意的事,却是最伤心不过的,是人生最不幸的事,所以我也很不愿意我们中国常常发生这种的事情!因为一个人辛辛苦苦,在外国学了些学问回来,不能使用,竟逼而再离祖国,去与他人办事,不但有些难以为情,究竟那父母之邦,祖宗丘墓之所,总不免有些伤心.所以你看那位英士,临去国的时候,那种凄楚伤惨的态度,实在令有心人为之堕泪,可见得是“不得已而为之”,实“非其所愿也”.这不过是他个人的关系,再就国家方面说,每年国家费数百万的国币,派专官,设监督,遣送留学生,是为的什么事呢?不过是为的本国积弱太甚,国势不振,非有新改革不能兴盛,所以不惜国币,才送这些莘莘学子,到外国学些专门知识,培养些专门人才,回来为本国改良,也好“截人之长”,“补我之短”,国家用意,不过如此.但是等到学生回来,政府就忘记了当初的意思,以为又添了一般混饭吃的人,衙门里边,又要被他们占去好些位置,所以率性不管,也不设法用他们的特长,一任其自然罢了.就是那有人力的,运动进了部,也不过叫他们学画画,喝喝茶,谈谈天,也没有事可办,也没有公事可学.所以那些有去外国机会的人,不安于这样画到喝茶的生活,也就只好咬牙切齿的唱个“去国”了!这岂不是国家一年费了无数的金钱,派人去学好了本事,再送给别人去用吗?那么中国又何苦要白花这些冤钱,要派这些学生去留学呢!这么一来,外国本来事业甚多,人才较少,中国人回国既无所用,外国乐得讨个便宜,请去帮忙.于是今天走,明天走,走来走去,中国拿钱培养的人,一天一天的,都送到外国去了.中国花了钱,人才倒没有了,外国不花钱,人才倒反多了,这不叫着“为人作嫁”吗?况且中国现在无论兴办什么事,都是说人才缺乏,人才缺乏必定要请外国人来帮助,这个顾问,那个顾问,问来问去,一年又添了几百万的开支,这真叫着“远香近臭”了!自己花钱培养的人不用,逼他去叫外国人用,我们再拿钱去请那外国不相干的人来供奉着,我真是莫名其妙了,这不简直是自己同自己开玩笑吗?外国的废物,尚且能使他利用!我们中国,就算是不懂经济学,也不至于把这有用的人才当作废物抛弃了!诸君平心想想,岂不是可为痛哭流涕的事吗!所以我看了这篇《去国》的小说,触动了我无限的感慨,唤起了我无限的凄凉.我想中国现在,像那位英士的,正有不少呢!不如他的,那更多了!我只希望以后像那英士的那种人,不要去国.以后的国家,不要再同自己开玩笑,要想法子,叫他们不至于去国!那就是我们国家的好现象了!所以我对于这篇《去国》,我决不敢当它是一篇小说,我以为它简直是研究人才问题的一个引子.我所说的,并不是借此发发自己的牢骚,吐吐个人的酸气,不过是把我所曾经见过的事实,和现在社会的状况,大声疾呼,痛哭流涕的写出来,与大家作为研究这国家人才根本问题的材料罢了!我想这位冰心女士,做那篇《去国》的时候,一定也有无限的怀抱!所以才做得那样的沉痛、那样的恳切,也是具有醒世的苦心!所以我很希望阅者诸君,万勿当做普通小说看过就算了,还要请大家起来研究研究才好.
(原载《晨报》1919年10月4日)
————————————————————————————————————————————————————————————————————————————————————
读《去国》有感
今天,我读完了冰心的《去国》这篇文章,感触很深,总觉得好像在当时,许多海归的人员,在回到祖国时,都抱着一颗为祖国效力、报效祖国的心,但在看了祖国的现状之后,却又在对祖国的失望之下,再次远走异国他乡.
《去国》这篇小说写了一名在美国留学8年的朱英士,抱着快乐和希望,飘洋过海,回到祖国.英士到了家,见到了阔别已久的父母和妹妹,虽然父母的脸上已有了一些老态,但依旧是如此的和蔼慈祥;虽然妹妹芳士的眉眼已经长开,但依稀可见儿时的面庞,仍旧是那么的活泼.英士的心中充满了喜悦.但在饭桌上,英士便听到了父亲所说的中国的现状:政府没有钱,国库空虚如洗.他的喜悦之情,便少了些许.后来,英士拿着父亲写的介绍信,去了北京,得了个技正的职位,却不料没有事干,还领着国家的薪俸,自然是很不痛快,又看到同事们每晚饮博闲玩,不禁觉得凄惨不堪.正月十五那晚,英士收到了妹妹的来信,信中说:芳士就要去美国了,而美国的那家工厂也仍旧邀请英士到美国去.于是,英士便递了辞呈,回家了.随后便陪着妹妹去了美国.
在回国的路上,英士的满腔热血,是多么的宏伟啊!他对父母姐妹的思念之情,又会少于哪一个在海外留学8年之久的中国人呢?他那希望报效祖国的心,又何尝不是如此的激烈呢?但是,他为什么在回国一年之后,又毅然选择了到美国去呢?这是因为,他看到了一个衰败的祖国,北方人的脑后都还垂着发辫,又有多少人在哀哀乞求着?
我读完之后,心中不禁翻江倒海,为当时的时势所悲伤着.英士曾经自豪过:自己是一个少年,又生在少年的中国.但在他又一次离开家乡时,他又说了这样一句话:“可怜啊!我的初志,决不是如此的,祖国呵!不是我英士弃绝了你,乃是你弃绝了我英士啊!”
这个衰败的国家,没有钱,却又在过年的时候有着声声的爆竹;并不是这个国家缺少人才,而是不会利用人才,那些海外归来的人,只是整日聊天,晚上赌博饮酒,以终日成性,无法戒已,如将这些人才运用在建设、经济上面,那又会怎样?我想,定会改变着衰败的情形.
当时的政府腐败,官员都在谋划着如何才能在当皇帝,却不知有多少老百姓正在受苦受难,哦,不,他们应该知道,只不过都放任不管,任其自然发展罢了.如果当时让一些青年人主管大权,也许中国还会有一丝生机,推翻这腐败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