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论语要论语啊,知道的速度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2:01:38
关于读书的论语要论语啊,知道的速度来

关于读书的论语要论语啊,知道的速度来
关于读书的论语
要论语啊,知道的速度来

关于读书的论语要论语啊,知道的速度来
不要解释的话就这些啊.别人以前问过这个问题的.
这里是论语全书及其译注,全部复制过来会超过1万的,自己去看看,不仅仅有文章,注释,还有论语的背景,所有关于论语的都有,
里面的学而篇全部都是关于学习的哦,有详细解释和专家的评价的,自己去看吧
1.子①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②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③,不亦君子乎?”
出自《论语•学而》.《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宇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①《论语》中“予曰”的“子’’都是指孔子.②[说(yuè) ]通“悦”.③[愠(yùn) ]恼恨.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出自《论语•学而》.此话是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的.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不知人也.”
出自《论语•学而》.①[不己知]不了解我.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①,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②.”
出自《论语•为政》.①[耳顺]一听见别人的言语便可分辨真假是非.②[不逾矩]不越出规矩.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出自《论语•为政》.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①.”
出自《论语•为政》.①[殆(dài)]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自《论语•为政》.
8.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出自《论语•为政》.
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①也.”
出自《论语•里仁》.①[自省(xǐng)]检查自己.
10.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出自《论语•公冶长》.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出自《论语•公冶长》.
12.子曰:“质胜文则野①,文胜质则史②.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出自《论语•雍也》.①[野]粗野.②[史]虚浮.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出自《论语•雍也》.
14.子曰:“知①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出自《论语•雍也》.①[知(zhì)]同“智”.
15.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出自《论语•述而》.①[识(zhì)]记住.
16.子曰:“不愤①不启,不悱②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出自《论语•述而》.①[愤]心求通而未得.②[悱(fěi)]想说而说不出来.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自《论语•述而》.
18.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远.
出自《论语•泰伯》.这是孔子的学生曾子说的话.①[弘毅)刚强而有毅力.
19.子绝四①:毋意②,毋必③,毋固④,毋我⑤.
出自《论语•子罕》.①[绝四]没有四种毛病.②[毋意]不凭空揣测.③[毋必]不全盘肯定.④[毋固]不拘泥固执.⑤[毋我]不自以为是.
2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出自《论语•子罕》.
2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出自《论语•子罕》.
2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①也.”
出自《论语•子罕》.①[凋]凋谢.
2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出自《论语•子罕》.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自《论语•颜渊》.
2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出自《论语•颜渊》.
2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出自《论语•子路》.
27.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自《论语•子路》.
28.言必信,行必果.
出自《论语•子路》.
2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①也.”
出自《论语•宪问》.①[不能]没有能力.
30.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出自《论语•卫灵公》.
3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出自《论语•卫灵公》.
32.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出自《论语•卫灵公》.
3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出自《论语•卫灵公》.
34.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出自《论语•卫灵公》.
35.子曰:“有教无类①.”
出自《论语•卫灵公》.①[有教无类]任何人我都可以给他教育,没有区别.
36.既来之,则安之.
出自《论语•季氏》.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
------传而不习,老师教的知识用心温习了么?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至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以上,子夏用来评价一个人是否读过书。

子曰:“君子不重...

全部展开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
------传而不习,老师教的知识用心温习了么?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至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以上,子夏用来评价一个人是否读过书。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的时代尚且停留在忠君的思想上,和我们现在忠于国家的格调不能比。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古人看人,先看孝。儒家一向仁智礼义信,却把孝摆在最基本,最重要的地方。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食无求饱,饭到七分。居无求安,随遇而安。见事机敏,果断,不轻言。学习有长处的。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所说,可以说是自守,孔子所说,自乐,自爱了。只可惜不知道古时候的礼是什么样子的,无法判断是不是像现在做的有些虚伪。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理节之,已不可行也。”
------这句比较难。书上的注解是(有子说:“礼的应用,贵在处理任何事物能做到恰到好处。以前的圣明君主治理国家,在这一点上做得好。无论是大事小,他们都能以礼来衡量,以做得恰当为目的。但是也有行不通的时候,那就是为了求得恰当而一味求恰当,不用一定的礼法加以制约,也就行不通了。”)
------这就太夸张了。。。怕是没人能做到完美。所谓以前圣明君主我也不相信能做到无论什么事情都以礼衡量,而且恰当好处。最多也只是努力的方向。所以古人的话,听听就算了,不要太较真了。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要担心人家不了解自己,要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当时百家争鸣,尽是了不起的人物。而孔子身为没落贵族,前半生并不得志,直到后来被权臣季氏赏识,才作了鲁国的司寇,进入大夫行列。没必要说孔子多么的了不起,因为现在孔子已经是圣人了。但当初也有过不得志,不为人知的时候。他这句“患不知人也”,应该和以往的经历有很大联系吧。孙子也有过类似的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收起

温馨、大气、端庄、刚毅,通古博今,语言精妙——这就是我10月1日中午,打开《百家讲坛》频道,第一次目睹于丹教授风采时的印象。
于丹教授的个人魅力这样使我折服,她的讲座也使我颇有收获。其中下面这个故事给我的印象最深:
佛印与苏轼打坐,苏轼玩笑道:“我用我的慧眼,看到大师是团牛粪。”佛印不急不恼,反道:“我用我的慧眼,看到施主是佛祖化身。” 苏轼回家之后,得意洋洋对小妹说起此事,苏...

全部展开

温馨、大气、端庄、刚毅,通古博今,语言精妙——这就是我10月1日中午,打开《百家讲坛》频道,第一次目睹于丹教授风采时的印象。
于丹教授的个人魅力这样使我折服,她的讲座也使我颇有收获。其中下面这个故事给我的印象最深:
佛印与苏轼打坐,苏轼玩笑道:“我用我的慧眼,看到大师是团牛粪。”佛印不急不恼,反道:“我用我的慧眼,看到施主是佛祖化身。” 苏轼回家之后,得意洋洋对小妹说起此事,苏小妹道:“哥哥你被骂了。难道你不知道,慧眼所见即你心中缩影?你心中是团牛粪,故看到大师是团牛粪;大师心中是如来,故而看你是如来化身。”
是啊!眼里有什么,心里就有什么。这不仅使我想起了我们教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也应该有一双慧眼,课堂上,我们应满眼看到的是孩子们的天真可爱,不断进步;课下,我们满眼看到应是孩子们的朝气蓬勃,其乐融融。假如我们能感受到这些,那我们一定是一名有爱心的老师,一名快乐的老师,一名幸福的老师。反之,如果我们天天感受到的是学生的顽皮厌学,朽木一块,那我们岂不是朽木一块,误人子弟吗?
于丹教授认为,《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其实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一些缺憾和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你放大这种缺憾和不如意,那你将永远生活在阴影之中。这种心理暗示的力量之大,将严重影响你的生活质量。 大家都知道,现在做一名教师很累,班容量大,任务重,压力大,因此,现在教师亚健康状态和职业倦怠现象有所出现。有的已不能胜任教师岗位。于丹教授通过“头花”、“日本茶师”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也许我们无力改变生活中的现实,但如果你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现实,你就会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让我们都有一双慧眼,都来做一个像颜回那样的快乐人吧,何况我们还没身居陋巷,有什么理由不快乐呢!

收起

论语·学而》读与思
下载带有 Google 工具栏的 Firefox, 上网冲浪更惬意
关键词: 学而不思则罔 学而心得 论语读后感 解释 论语研究
百多年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遭到了中国人自己前所未有的打击,大规模的反孔运动至少爆发过三次:一次是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以经其改造的基督教来压制儒家传统;第二次是新文化运动时期,西化派在倡导西方科学、民主之时,也从根...

全部展开

论语·学而》读与思
下载带有 Google 工具栏的 Firefox, 上网冲浪更惬意
关键词: 学而不思则罔 学而心得 论语读后感 解释 论语研究
百多年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遭到了中国人自己前所未有的打击,大规模的反孔运动至少爆发过三次:一次是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以经其改造的基督教来压制儒家传统;第二次是新文化运动时期,西化派在倡导西方科学、民主之时,也从根本上否弃儒家的人文精神;第三次是文化大革命,把儒家划入封资修行列,力图批倒批臭。
然而,儒家文化的生命力是十分顽强的,由儒、道两家共同演绎出来的中国人文精神决不可能为任何政治运动所彻底根绝。
说到儒家文化,不能不提《论语》。《论语》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典籍之一,任何一个想要了解、研究中国文化传统的人,都不能越过这部著作。甚至一个想要了解中国人的人,也不能越过这部著作。孔子的思想通过这本书,渗入到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国人的生命底蕴,构成中国人的精神气质。
我在接受初等教育之时,正是孔孟被批倒批臭之际。受这种运动的影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始终认为儒家文化是落后的、反动的。因此追寻着西化派“向西走”的脚步。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研究后,发现中国人的精神、文化气质无论如何不是西式的,许多在西方很有用的东西,到了中国就不灵了。这种现象驱使我重新审视自己对中国精神传统的态度,并开始一点一点读中国文化典籍,首选的典籍当然是《论语》了。呈现在诸位面前的文章,就是自己读与思的结果。读得很慢,思得很苦,但未必得其真,希望各位赐教。
《论语》读法
对于读惯西方哲学、神学著作的人来说,孔子的思想太散乱了,没有一定的系统。这是中国思想家与西方思想家阐释思想的根本分野。西方思想家的思想结构,亦即其著作结构,其思想往往顺着逻辑秩序渐次展开。中国思想家大多没有建立一个思想体系的打算,因此,并不期望在著作中直接反映其思想结构。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中国思想家的思想没有系统。大凡思想者,达到“家”的高度,没有思想不成体系的,凡没有达到“家”的高度,即使著作结构清楚,思想也成不了体系。这是至理,中西概莫能外。
孔子说过,“吾道一以贯之。”(《里仁》)说明孔子自己的思想是成体系的。所谓体系,并非大而全,而是其思想的内在合理性、贯通性,用朱熹的话说,“只是一理。”朱熹说:“《论语》是每日零碎问。譬如大海也是水,一勺也是水。所说千言万语,皆是一理。须是透得,则推之其它,道理皆通。”朱熹又说:“夫子教人,零零星星,说来说去,合来合去,合成一个大物事。”
孔子思想是成体系的思想,因此,读《论语》首先必要得其一贯之理。用现在的话说,是要抓住核心,由此推而扩之,方可掌握孔子思想之体系。《论语》之理为何,朱熹以为“仁”,他说:“《论语》只说仁,《中庸》只说智。”是否,须自己体会。
宋明儒学家把治学方法称为工夫,治学重思与行,思即体会、体悟,任何学若不落实在个人的心、性、行上,皆为空言。孔子曾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史记》卷一百三十)这是中国传统与西方传统的重大区别,以希腊为核心的西方传统重自然之知,是纯客观的知识;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重习,任何客观的知必须内化为主观的习,方为至知,宋儒所谓格物致知的“知”,即为是知。
具体到《论语》中每一句习读,朱熹的建议可供参考。“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可见矣。”这与现代人的读书方法有些不一样,朱熹读书法之根本在于见“圣人之意”,为此,可以存疑,即“阙其疑”。现代人则不然,他们往往一上来,不问青红皂白,先找可疑之处。现代新儒家之一的徐复观,上世纪四十年代在重庆时,问学于新儒家前辈熊十力。熊十力先让他读王船山的《读通鉴论》。几天后,徐复观读完了这部著作,与熊十力讨论。当时的徐复观还没有在儒学上下太多思考的工夫,他劈头就说《读通鉴论》这部书的不是,结果遭到熊十力一顿儿恨骂。熊十力告诉徐复观,一个人读书,就像吃饭,吃饭的目的是为了从饭中获得营养,然后把剩下的糟粕排弃。而不是反过来,吃饭时就想着饭中之糟粕。用这样的态度来读书是不会有什么成果的。(文中引朱熹均见《朱子语类》卷十九)
学而第一

《论语·学而》读与思 来自: 免费论文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所谓“学”,当然不是指一般所说的知识。结合整本《论语》,孔子所谓学应该是指对人生意义的探究,是性与命之学,是仁学。这个仁学只是知道显然不够,还要去践行。行与知、知与行不断砥砺,使学一贯而通。学问的贯通是一切学人的至高境界,达到这种境界,或看到达到这种境界的希望,自然是一件令学人兴奋不已的事情。
“朋”是泛称,朱熹认为是“同类也”,即志同道合之人,有同样的“学”的兴趣、志向之人。《史记·孔子世家》载:“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迩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孔子的弟子有不少来自“远方”。考虑到古代的通讯、交通条件,有弟子或“朋”“至自远方”,首先就说明孔子之学得到认可。对于一个学者来说,还有什么比得上自己的“学”被人接受、推崇更快乐、更欣慰的事呢?有注释把本句中的“方”字从“远方”中分别出来,认为“远”是指远方,而“方”是指“朋”相拥而来。这种解释与句意无冲突,表明有许多志同道合者从不同的地方来到孔子这里。
然而,当孔子生之世,其学问并没有达到一呼百应的地步,反对者有之,漠然视之者有之,不知者亦有之。《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能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一生教学,真正满意的弟子不过72人,追随过他的也不过三千人,可以想见,中途离去的人必不是个别现象。这些离去的人,也许是没有真正理解孔子的人,这个理解就是“知”。面对这种状况,不怨天、不尤人,就配称为君子。君子是儒学中一重要概念,有关君子的研究,参见掘文“孔子的君子观”。
论文《论语·学而》读与思来自
总之,为学之人,有喜有乐,但也并非一帆风顺。保持一种“悦”、“乐”的君子心态,是学者为学的先决条件。也许在《论语》编撰者的心目中,这也是进入孔子精神世界的先决条件。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人之为人,因其有仁。这是孔子本体论上的人。本体之用才是爱,所谓“仁者爱人”(《孟子·离娄章句下》)是也。中国传统中的本体论不同于西方的ontology,前者是经验界的,后者是理念界的,前者是向内的,后者是向外的。现代学者主张把后者译为“存在论”、“是论”,以与中国本体论区别开来。中国的本体论是指人的性与命之根本,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道德立基之本。孔子讲的爱是推己及人的爱,是从人自身开始的爱。所以强调本,即孝弟。根据“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弟也是孝。而孝恰是血缘关系之爱,是本,只有在这个本之上,才可能推己及人,即所谓“本立而道生”。孔子的仁由近及远,推己及人。
耶稣讲到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时,也说要“爱人如己”(《马太福音》二十二章三十九节)。爱从自己开始,及于亲人、邻舍,然后再推而广之。这就是耶稣所讲的爱。孔子下文讲:“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是从正面说。耶稣说:“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可酬谢的呢?就是罪人也爱那爱他们的人。”(《路加福音》六章三十二节)这是从反面说。两者的根本都在于由近及远、推己及人。
我的看法,耶稣的教训立足于单个的人,要求人首先在自己的生命根基上立下本。换言之,基督的救赎,从基督的角度来看是普世的,从人的角度来看是每一个具体的人的。但是这种思想结构自亚历山大学派以后,被扭转了,此后,近千年的西方神学把人抽象为一个概念,神学成为浮在空中的形上之知。马丁·路德又将此风气一变,重新把神学的基础立在具体的人之上。照此看来,孔子“下学而上达”的思想性格,除了没有把外在的力量强调到基督教所强调的水平外,与耶稣的思想结构是一致的。
“有子,孔子弟子,名若。”(朱熹《四书集注》)南怀瑾认为有子小孔子43岁(《论语别裁》19页)。此说恐有误,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若少孔子33岁。”
“君子务本”的“本”,是学问的根本。“本立而道生”的“道”,即对孔子学问之核心的领悟,而这个核心就是“仁”。本不仅关乎个人,也关乎一国一君,如司马迁总结《春秋》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史记》卷一百三十)
仁者,人之性也。孔子讲仁,是从性命上说,而不是从情感上说。所以,仁要求诚与信。无诚无信,则无仁。“巧言令色”者,无诚无信之人。“巧言令色”是无诚无信之人的外在表现,他们讲起道理来口若悬河,在人前道貌岸然。实际上这种人离学问的根本“仁”差得太远了。

《论语·学而》读与思 来自: 免费论文网
孔子说完这段话后,学生曾子立即表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就是想表明自己是一个时刻反思、以仁为本之人。
“曾子,孔子弟子,名参,字子舆。”(朱熹《四书集注》)小孔子47岁(南怀瑾《论语别裁》22页)。据徐复观研究,先秦儒学有三支,最大一支出自曾子,由曾子而子思(孔子曾孙),子思著《中庸》,再传孟子,孟子后无传人,“轲之死,不得其传焉。”(韩愈《原道》)。第二支以《易传》为中心,引入阴阳观念,成为秦汉儒学主流。第三支为荀子。宋以后,程朱等人才重新发挥曾子、孟子一脉。(参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174页)对此,赵俪生有不同的看法,他把汉以前的学术分为“八个层面”。其中第五个层面是孔子,赵先生认为孔子把《易》接了过去,把它改造成儒家的。这个认识值得商榷,《易》对孔子的影响集中在晚年。司马迁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第六个层面,子思等第二代儒者在儒、道、墨三家相互浸润中把儒家学说向前推进了一步。第七个层面则是孟子、庄子两家分别发端于孔子和老子,互相砥砺。第八个层面是荀子,他是一位过渡性人物,上承孔孟,下启两汉。(见赵俪生,“儒道两家间存在争议的几种古籍之剖析――《管子》四篇、《中庸》(包括《大学》、《表记》)、《道德经》、《易系辞传》四种对读记”《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3年7期,40页)赵先生的看法似乎并未被大多数学者认可。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强调“学而时习”,用今人的话说即学以致用,曾子三省之一为“传不习乎?”可见习在孔学体系中的重要。前面几句话已经概括了孔子的学为内省的仁,把仁践行出来就是孝和弟。但并不要求高言大志、华丽装饰、繁文缛节。这里是讲国君对仁的践行。从哲学思想史上看,敬由礼而来,当礼被赋予了道德内涵后,敬便产生了,有敬说明有忧患。“敬事”指对事的态度,保罗说“当恐惧战兢做成你们得救的工夫”(《新约圣经·腓立比书》二章十二节),恐惧战兢就是敬。节用而无爱,就是吝啬,国君的吝啬往往给百姓带来伤害。作为国君,如果只想着如何充实国库,而不想着如何富民,就不是仁爱之君。即是说,一个国家的富强,不仅仅表现在国库充实、政府强大,只有社会强大、民间富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富民强。所谓“使民以时”,有如《圣经》所说:“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旧约圣经·传道书》三章二节)天下万事万物莫不有时,应时而行,顺时而动,是君子所为。“时”并非消极的东西,无论从基督教的观点来看,还是从儒家的立场来看,“时”都掌握在上天手中,人只能顺之,而不能逆之。司马迁说:“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史记》卷一百三十)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人若以孝、弟、谨、爱为本,必与仁者亲。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实际上,四者皆仁之外化,孔子将外化之余力用以学文。据徐复观解释,“文”指《诗》、《书》、《礼》、《乐》。他说:“《论语》上单说一个‘文’字,固然指的是《诗》《书》《礼》《乐》;但‘文章’一词,则所指者系一个人在人格上的光辉的成就。”(《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70页)这是通常的解释,大概没有太多异议,朱熹也说:“文,谓《诗》《书》六艺之文。”(见朱熹《四书集注》)《诗》、《书》、《礼》、《乐》四书为孔子教学所用的教材。“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史记·孔子世家》)“行有余力”而做之事,并非可有可无。仁是人之根本,“本立而道生”,有了本,才可以言及其它。即先做人,再做事。所以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收起

一 诚信为一切之本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
和朋友交往重在真诚守信用,这是古往今来人们一贯推崇的立身原则,“肝胆相照”、“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皆出于此意。这一条在今天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讲诚信已经不只是适用在做人上,在经济生活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在虚拟的网络中离开了诚信更无章可循。
二 善解...

全部展开

一 诚信为一切之本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
和朋友交往重在真诚守信用,这是古往今来人们一贯推崇的立身原则,“肝胆相照”、“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皆出于此意。这一条在今天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讲诚信已经不只是适用在做人上,在经济生活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在虚拟的网络中离开了诚信更无章可循。
二 善解人意是美德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好处,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的好处和长处。这一则欣赏孔子提出的善于了解别人的观点。做到善解人意很难,不仅要有洞察一切的睿智头脑,还要有宽容体谅别人的心灵。在工作、生活、人和人的关系上做到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友好是很美的事,它是建立和谐安定环境的重要条件
三 崇尚美好
子曰:“《诗》三百,一言一蔽之,曰:‘思无邪。’”
想到《诗经》的第一篇:《关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诗中从追求的双方的形象到语言都是很美很纯洁的,没有丑陋的私欲,没有污浊的语言,读来给人一种清雅的美感享受,如淡菊在怒放,兰花在吐蕊。联想到现实中人性及爱情观的变化,感慨。
四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最感触于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孔子说的“立”是自立于世,我们常常把它引伸为成就一番事业,仔细想想生活中真能做成事业的又有几人?大多都是忙忙碌碌为衣食奔忙,思之汗颜。四十岁时遇事就不迷惑,我们通常理解为不受诱惑。可面对利益、权势、美色真能做到面不改色心不动的又有几人?仍是惭愧。
五 和颜侍亲则为孝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父母有事了帮着做,节日假期带上礼品去看望长辈,但却很难做到对父母长辈和颜悦色。只关心老人的衣食住行,不关心他们的心理感受,这并不是真正的孝心。追忆亲人不如现在行动,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从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次探望做起吧。
六 知新能更好地温故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时时温习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是孔子倡导的读书方法,也是我们一直遵循着的读书原则。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知识的快速更新,光从温故中获取新知的作法是否能跟上求知的节奏呢?应该与时俱进,把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念放在首位,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领悟掌握旧有的知识岂不更好?
七 做到言行一致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这一章阐述说和做的关系。孔子的观点是先做然后按照做了的去说。联系现实这样的人是少之又少,夸夸其谈者甚多,实干而后言者甚少。如果能做到先说然后再按照说了的做也能称得上有道德有作为的人了,即言行一致。这应该是今天我们所欣赏的行政之道和为人之道。
八 实事求是,明智之举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倡导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认为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能不懂装懂。这种态度不只适用于做学问求知识,而是适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都不是圣人,遇到不懂的事或者办不到的事是很正常的,不必要打肿脸充胖子。自己有多少斤两坦白地告诉别人并不算羞耻,只会让人更加敬重你。所以在有些时候要学会说:“不”。
九 让美德驻在心中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想到那个故事,哲学家问弟子怎样才能根除野地里的杂草,答案是只有在那里种上庄稼。一个人如果立志实行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同样的让美德永驻在心中,邪恶就没有存身之地了。
十 君子生财,取之有道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音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人人都渴望发财和升官,但不能用卑劣的方法去获得;人人都不想过贫困的生活,不想处于卑微的地位,但要用正当的手段摆脱。即君子生财,取之有道。想到现实中那些假货坑人之事,愤慨!
十一 择德为邻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想到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想到现在流行的送孩子出国热潮。为了孩子的前途,做父母的不惜毕生的心血,甘愿忍受离别的苦痛,想让孩子到条件好的地方接受教育,此心可敬可叹!但却忽略了一点:“德”比任何一件事都重要啊!
十二 勇于改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想到古代周处的故事,象他那样惹人痛恨的人都能最终明白道理,勇于改过,成为忠臣,何况一般人?在人的一生中,谁都不免出错,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勇敢地承认且改正,善莫大焉。最怕的是那些至死不悟的人,象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讨厌!
十三 机遇在自己手中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不担忧没有官职地位,担忧的是自己没有能用以站得住脚的学问和本领。赞同这个观点。有些人总在抱怨生活不给自己出人头地的机会,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殊不知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只要有真才实学,机遇总在自己手中。
十四 学无常师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不足,谦虚的人会经常看到别人的优点并随时随地的虚心求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做到见贤思齐。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虚心向学,时时处处都有老师。
十五 乐在其中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对待学习有三种境界:知之——知道它;好之——爱好它;乐之——以之为乐。“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真正爱好它才会把满腔热情倾注其中,才会善学、乐学,才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对待任何事情都是如此,达到“乐之”就能乐在其中,其乐无穷。
十六 永不满足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无止境。再博学的人所掌握的知识相对于学海来说也只是沧海一粟,因此在求知上应学而不厌,永不满足。由此联想到另一个词:贪得无厌。在个人利益、权利方面这样做会让人唾弃,但在学海遨游时不妨也来点贪得无厌,千万不可知足常乐!
十七 不在其位也要谋其政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由孔子这句话想到生活中流传颇广的“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说法,这是一种极端自私的思想。4月13号圆明园湖水渗漏听证会按时召开,几十名普通百姓参加了听证会并提出了质疑,这是老百姓热心参预政府事宜的高素质表现。再联想到古人尚且能做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多为国家、为民族着想,做到:在其位要谋其政;不在其位,也要谋其政。
十八 做个心胸坦荡的人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联想到“杞人忧天”的故事,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很多烦恼是人为想出来的,而“戚戚”的结果也常常于事无补。我们无所谓做什么“君子”“小人”,但完全可以做个心胸宽广,对什么事都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你是想让那快乐之船寸步难行还是让它扬帆启航,相信人人都能做出明智的选择。
十九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学海无涯,知识的天空永远没有边界,再博学的人穷其一生也难望其项背。也难怪孔子教导学生说:“你以为我是学习了很多而又一一记住的吗?不,我是用一个基本的思想观念来贯穿它们的。”这种思想就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当然,孔子说的是学习,但我们做什么事不可以以此为借鉴呢?
二十 己之欲与人之欲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生活中常常用“己之不欲,勿施于人”告诫自己,仔细想想,这样做颇有不当。自己不想的事情,难道别人也不想吗?所以应该改为“人之不欲,勿施于人;人之若欲,先施于人”更为妥当。同样的道理,自己想做的事,别人也不一定想做,所以己之欲,亦应勿施于人。做到这些,应该算得上一个谦谦君子吧?
二十一 父母在,不远游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在如今个性张扬的时代,所有的人都在渴望着获得自由,以致把这个老掉牙的论题早已淡忘。我曾看过一篇感人的文章:寒流即将袭来,“我”打电话告诉在武汉上大学的儿子让他注意明日添衣,刚放下电话,远在哈尔滨的老母亲打来了电话,说是寒流要来让“我”注意保暖。“儿行千里母担忧。”面对那份无私的爱,我们常常会感到自己的自私和渺小,还有什么理由不在乎父母的感受呢?
二十二 成人之美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我们常常用“成人之美”来形容为有情人提供方便,开绿灯。其实它的愿意是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别人做成坏事。生活中多为别人着想,少谋一己之私,它不仅体现一种良好的修养,更是一种高尚的美德。
二十三 选择益友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与正直的人交友,与诚信的人交友,与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友,谓之“三益友”。选择益友不仅适用于教育孩子,对于成年人也是如此。一个好的朋友是一个良师,一个知己,一份关爱,一种扶持。古语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句,与此理同。
二十四 身体力行为表率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孔子尚且知道为政者先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才能带动百姓。作为新时期的执政者更应该做到事事处处严于律己,身先士卒,从思想上到行动上做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多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焦裕录、孔繁森、任长霞……一面面闪光的镜子已在我们面前高高竖立,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教师都应该以此为镜,端正自己的言行。

收起

,《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其实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一些缺憾和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你放大这种缺憾和不如意,那你将永远生活在阴影之中。这种心理暗示的力量之大,将严重影响你的生活质量。 大家都知道,现在做一名教师很累,班容量大,任务重,压力大,因此,现在教师亚健康状态和职业倦怠现象有所出现。有的已不能胜任教师岗位。于丹教授通过“头花”、“日本茶师”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也许我们...

全部展开

,《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其实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一些缺憾和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你放大这种缺憾和不如意,那你将永远生活在阴影之中。这种心理暗示的力量之大,将严重影响你的生活质量。 大家都知道,现在做一名教师很累,班容量大,任务重,压力大,因此,现在教师亚健康状态和职业倦怠现象有所出现。有的已不能胜任教师岗位。于丹教授通过“头花”、“日本茶师”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也许我们无力改变生活中的现实,但如果你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现实,你就会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

收起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
------传而不习,老师教的知识用心温习了么?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至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以上,子夏用来评价一个人是否读过书。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

全部展开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
------传而不习,老师教的知识用心温习了么?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至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以上,子夏用来评价一个人是否读过书。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的时代尚且停留在忠君的思想上,和我们现在忠于国家的格调不能比。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古人看人,先看孝。儒家一向仁智礼义信,却把孝摆在最基本,最重要的地方。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食无求饱,饭到七分。居无求安,随遇而安。见事机敏,果断,不轻言。学习有长处的。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所说,可以说是自守,孔子所说,自乐,自爱了。只可惜不知道古时候的礼是什么样子的,无法判断是不是像现在做的有些虚伪。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理节之,已不可行也。”
------这句比较难。书上的注解是(有子说:“礼的应用,贵在处理任何事物能做到恰到好处。以前的圣明君主治理国家,在这一点上做得好。无论是大事小,他们都能以礼来衡量,以做得恰当为目的。但是也有行不通的时候,那就是为了求得恰当而一味求恰当,不用一定的礼法加以制约,也就行不通了。”)
------这就太夸张了。。。怕是没人能做到完美。所谓以前圣明君主我也不相信能做到无论什么事情都以礼衡量,而且恰当好处。最多也只是努力的方向。所以古人的话,听听就算了,不要太较真了。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要担心人家不了解自己,要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当时百家争鸣,尽是了不起的人物。而孔子身为没落贵族,前半生并不得志,直到后来被权臣季氏赏识,才作了鲁国的司寇,进入大夫行列。没必要说孔子多么的了不起,因为现在孔子已经是圣人了。但当初也有过不得志,不为人知的时候。他这句“患不知人也”,应该和以往的经历有很大联系吧。孙子也有过类似的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度来读书是不会有什么成果的。(文中引朱熹均见《朱子语类》卷十九)
学而第一
《论语·学而》读与思 来自: 免费论文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所谓“学”,当然不是指一般所说的知识。结合整本《论语》,孔子所谓学应该是指对人生意义的探究,是性与命之学,是仁学。这个仁学只是知道显然不够,还要去践行。行与知、知与行不断砥砺,使学一贯而通。学问的贯通是一切学人的至高境界,达到这种境界,或看到达到这种境界的希望,自然是一件令学人兴奋不已的事情。
“朋”是泛称,朱熹认为是“同类也”,即志同道合之人,有同样的“学”的兴趣、志向之人。《史记·孔子世家》载:“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迩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孔子的弟子有不少来自“远方”。考虑到古代的通讯、交通条件,有弟子或“朋”“至自远方”,首先就说明孔子之学得到认可。对于一个学者来说,还有什么比得上自己的“学”被人接受、推崇更快乐、更欣慰的事呢?有注释把本句中的“方”字从“远方”中分别出来,认为“远”是指远方,而“方”是指“朋”相拥而来。这种解释与句意无冲突,表明有许多志同道合者从不同的地方来到孔子这里。
然而,当孔子生之世,其学问并没有达到一呼百应的地步,反对者有之,漠然视之者有之,不知者亦有之。《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能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一生教学,真正满意的弟子不过72人,追随过他的也不过三千人,可以想见,中途离去的人必不是个别现象。这些离去的人,也许是没有真正理解孔子的人,这个理解就是“知”。面对这种状况,不怨天、不尤人,就配称为君子。君子是儒学中一重要概念,有关君子的研究,参见掘文“孔子的君子观”。
论文《论语·学而》读与思来自
总之,为学之人,有喜有乐,但也并非一帆风顺。保持一种“悦”、“乐”的君子心态,是学者为学的先决条件。也许在《论语》编撰者的心目中,这也是进入孔子精神世界的先决条件。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人之为人,因其有仁。这是孔子本体论上的人。本体之用才是爱,所谓“仁者爱人”(《孟子·离娄章句下》)是也。中国传统中的本体论不同于西方的ontology,前者是经验界的,后者是理念界的,前者是向内的,后者是向外的。现代学者主张把后者译为“存在论”、“是论”,以与中国本体论区别开来。中国的本体论是指人的性与命之根本,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道德立基之本。孔子讲的爱是推己及人的爱,是从人自身开始的爱。所以强调本,即孝弟。根据“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弟也是孝。而孝恰是血缘关系之爱,是本,只有在这个本之上,才可能推己及人,即所谓“本立而道生”。孔子的仁由近及远,推己及人。
耶稣讲到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时,也说要“爱人如己”(《马太福音》二十二章三十九节)。爱从自己开始,及于亲人、邻舍,然后再推而广之。这就是耶稣所讲的爱。孔子下文讲:“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是从正面说。耶稣说:“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可酬谢的呢?就是罪人也爱那爱他们的人。”(《路加福音》六章三十二节)这是从反面说。两者的根本都在于由近及远、推己及人。
我的看法,耶稣的教训立足于单个的人,要求人首先在自己的生命根基上立下本。换言之,基督的救赎,从基督的角度来看是普世的,从人的角度来看是每一个具体的人的。但是这种思想结构自亚历山大学派以后,被扭转了,此后,近千年的西方神学把人抽象为一个概念,神学成为浮在空中的形上之知。马丁·路德又将此风气一变,重新把神学的基础立在具体的人之上。照此看来,孔子“下学而上达”的思想性格,除了没有把外在的力量强调到基督教所强调的水平外,与耶稣的思想结构是一致的。
“有子,孔子弟子,名若。”(朱熹《四书集注》)南怀瑾认为有子小孔子43岁(《论语别裁》19页)。此说恐有误,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若少孔子33岁。”
“君子务本”的“本”,是学问的根本。“本立而道生”的“道”,即对孔子学问之核心的领悟,而这个核心就是“仁”。本不仅关乎个人,也关乎一国一君,如司马迁总结《春秋》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史记》卷一百三十)
仁者,人之性也。孔子讲仁,是从性命上说,而不是从情感上说。所以,仁要求诚与信。无诚无信,则无仁。“巧言令色”者,无诚无信之人。“巧言令色”是无诚无信之人的外在表现,他们讲起道理来口若悬河,在人前道貌岸然。实际上这种人离学问的根本“仁”差得太远了。
孔子说完这段话后,学生曾子立即表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就是想表明自己是一个时刻反思、以仁为本之人。
“曾子,孔子弟子,名参,字子舆。”(朱熹《四书集注》)小孔子47岁(南怀瑾《论语别裁》22页)。据徐复观研究,先秦儒学有三支,最大一支出自曾子,由曾子而子思(孔子曾孙),子思著《中庸》,再传孟子,孟子后无传人,“轲之死,不得其传焉。”(韩愈《原道》)。第二支以《易传》为中心,引入阴阳观念,成为秦汉儒学主流。第三支为荀子。宋以后,程朱等人才重新发挥曾子、孟子一脉。(参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174页)对此,赵俪生有不同的看法,他把汉以前的学术分为“八个层面”。其中第五个层面是孔子,赵先生认为孔子把《易》接了过去,把它改造成儒家的。这个认识值得商榷,《易》对孔子的影响集中在晚年。司马迁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第六个层面,子思等第二代儒者在儒、道、墨三家相互浸润中把儒家学说向前推进了一步。第七个层面则是孟子、庄子两家分别发端于孔子和老子,互相砥砺。第八个层面是荀子,他是一位过渡性人物,上承孔孟,下启两汉。(见赵俪生,“儒道两家间存在争议的几种古籍之剖析――《管子》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