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的配制过程中发生了HNO3+4HCl=NOCl+Cl2+H2O而金溶于王水的方程式却是Au+HCl+HNO3=HAuCl4+NO+H2O..到底哪个是正确的?为什么不写成Au和Cl2及NOCl等强氧化剂的反应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00:33:44
王水的配制过程中发生了HNO3+4HCl=NOCl+Cl2+H2O而金溶于王水的方程式却是Au+HCl+HNO3=HAuCl4+NO+H2O..到底哪个是正确的?为什么不写成Au和Cl2及NOCl等强氧化剂的反应

王水的配制过程中发生了HNO3+4HCl=NOCl+Cl2+H2O而金溶于王水的方程式却是Au+HCl+HNO3=HAuCl4+NO+H2O..到底哪个是正确的?为什么不写成Au和Cl2及NOCl等强氧化剂的反应
王水的配制过程中发生了HNO3+4HCl=NOCl+Cl2+H2O
而金溶于王水的方程式却是Au+HCl+HNO3=HAuCl4+NO+H2O..
到底哪个是正确的?为什么不写成Au和Cl2及NOCl等强氧化剂的反应

王水的配制过程中发生了HNO3+4HCl=NOCl+Cl2+H2O而金溶于王水的方程式却是Au+HCl+HNO3=HAuCl4+NO+H2O..到底哪个是正确的?为什么不写成Au和Cl2及NOCl等强氧化剂的反应
你的没配平
应该是Au+4HCl+HNO3=HAuCl4+NO+2H2O
〔AuCl4〕-是一种配离子,叫四氯合金酸根离子,因为浓盐酸中有大量氯离子,与+3价金离子形成这种配离子能降低金的还原电位,提高硝酸的氧化电位,这是大学的说法,高中的可以说提高硝酸的氧化性,提高金的还原性也可以
09年全国化学竞赛也考了这个

Au+4HCl+HNO3=HAuCl4+NO+H2O
1生成的NOCl,Cl2量并不是很多
2该反应主要是Cl-配位,增加Au还原性

Au+4HCl+HNO3=HAuCl4+NO+H2O是对的

金在化合物中表现为+3和+1两种价态,其中以+3价最为稳定。
金溶于王水(浓盐酸和浓硝酸3:1混合)可以生成HAuCl4
Au+4HCl+HNO3=HAuCl4+NO↑+2H2O

王水的配制过程中发生了HNO3+4HCl=NOCl+Cl2+H2O而金溶于王水的方程式却是Au+HCl+HNO3=HAuCl4+NO+H2O..到底哪个是正确的?为什么不写成Au和Cl2及NOCl等强氧化剂的反应 HNO3+3HCl=2H2O+Cl2+NOCl此反应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发生,是否一定要在王水的配置中发生? 王水怎么配制?还有化学式是不是Au+HNO3+4HCl=H[AuCl4]+NO+2H2O 3Pt+4HNO3+18HCl=3H2[PtCl6]+4NO+8H2O王水怎么配制?我配的怎么融不了金?还有化学式是不是Au+HNO3+4HCl=H[AuCl4]+NO+2H2O 3Pt+4HNO3+18HCl=3H2[PtCl6]+4NO+8H2O 王水中HCL与HNO3是质量还是体积比为3比1 王水的配制方法. 金可溶于王水:Au+HNO3+4HCl=HAuCl4+NO↑+2H2O,关于上述反应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盐酸作氧化剂 B.HNO3被还原C.王水有很强的氧化性 D.HAuCl4中Au的化合价为+3价 为什么HCl、HNO3不能溶解金、铂,而它们混合后的王水可以? HCl、HNO3、H2O以9:6:1体积混合所得的溶液能不能叫“王水”? 请问:合金(含有Sn、Sb、Pb等)中锡测定,如何前处理?我用王水测出来的结果16%,用HCL测16.6%,用HNO3测0.18%.但里面的成分是30%的.请问在哪里出了问题?我用王水溶解时有很多晶体出现,会不会和沉 关于王水的问题王水是HCL HNO3按体积比为3:1混合成,那请问对它的浓度有什么要求呢 一物质放进王水,那他是先和里面的HCl反应还是先和里面的HNO3反应 你能跟我讲讲王水的有关内容吗?我想知道王水的准确配比或者金店用的配比?还有王水有什么危险性和毒性?王水是用多少百分比的盐酸和硝酸配制的?配制过程中要注意那些事项? 锌标准溶液配制时为何要加HCL?转移溶液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 把NaOH和HCl,H2SO4,王水混合会有怎样的现象发生? 关于稀HCL的配制稀盐酸配制过程中,一般需要哪些仪器啊?天平是必需的么?如果没有天平应该怎么配制? 王水的问题HCL和HNO3按3:1的体积比混合时腐蚀性最大,为什么?(为什么不是4:1,2:1.请解释理论原因,不要说是实验得出的结论解释理论原因) 王水的氯化铜饱和溶液怎么配制? 2011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浙教版)同步检测—SMJ(五) 上册 第二章 1节用合理的方程式表示除去括号中杂质的过程。1.HCL(H2SO4)2.HNO3(HCL)3.HNO3(H2SO4)4.NaCL(Na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