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则孺妇皆知的寓言故事选其中一则,作简要介绍要孺妇皆知!请2楼作简要介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7 11:48:36
三则孺妇皆知的寓言故事选其中一则,作简要介绍要孺妇皆知!请2楼作简要介绍

三则孺妇皆知的寓言故事选其中一则,作简要介绍要孺妇皆知!请2楼作简要介绍
三则孺妇皆知的寓言故事
选其中一则,作简要介绍
要孺妇皆知!
请2楼作简要介绍

三则孺妇皆知的寓言故事选其中一则,作简要介绍要孺妇皆知!请2楼作简要介绍
楼主,下面这些寓言故事都是比较出名的故事,但算不算妇孺皆知我也不知道,总之大多数人都听过的,希望多你有帮助!
负荆请罪
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几次出使秦国,又随同赵王会见秦王,每次都凭着自己的大智大勇,挫败骄横的秦王,因此赵王很是器重蔺相如,一下子将他提拔为上卿,位在老将军廉颇之上.
战功卓著的将军廉颇见蔺相如官位比自己还高,很不服气,他到处扬言说:“我为赵国出生入死,有攻城夺地的大功.而这个蔺相如,出身低微,只是凭着鼓动三寸不烂之舌,就能位在我之上,这实在是让我难堪!以后我再见到蔺相如,一定要当着众人的面羞辱他.”
蔺相如听说后,就总是处处躲开廉颇.有一次,蔺相如坐车在大街上走,忽然看见廉颇的马车正迎面驰来,便赶紧命人将自己的车拐进一条小巷,待廉颇的车马走过,才从小巷出来继续前行.
蔺相如的随从们见主人对廉颇一让再让,好像十分惧怕廉颇似的,他们都觉得很丢面子,便议论纷纷,还商量着要离开蔺相如而去.
蔺相如知道后,把他们找来,问他们道:“你们看,是秦王厉害还是廉颇厉害?”
随从们齐声说:“廉颇哪能跟秦王相比!”
蔺相如说:“这就是了.人们都知道秦王厉害,可是我连威震天下的秦王都不怕,怎么会怕廉将军呢?我之所以不跟廉将军发生冲突,是以国家利益为重啊!你们想,秦国之所以不敢侵犯赵国,不就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个人吗?如果我们两个人互相争斗,那就好比两虎相斗,结果必有一伤,赵国的力量被削弱,赵国就危险了.所以我不计较廉将军,是为了赵国啊!”
后来这些话传到廉颇那里,廉颇大受感动.他想到自己对蔺相如不恭的言语和行为,深感自己错了,真是又羞又愧.好一个襟怀坦白的廉颇老将军,脱光了上身,背着荆条,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请罪.蔺相如赶紧挽起老将军.从此后,廉颇和蔺相如两个人,将相团结,一心为国,建立了生死不渝的友情.当时一些诸侯国听说了以后,都不敢侵犯赵国.
蔺相如不计个人恩怨,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风亮节和廉颇知错即改的坦诚襟怀,都在启发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要顾全大局,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
井底之蛙
栖在井里的青蛙在井边碰上一只从东海而来的大鳖.青蛙看见大鳖,便对它心满意足地吹嘘自己的惬意:“你瞧我住在这儿多么快乐呀!我从井栏上蹦进浅井,可以在井壁的缝隙里小憩.在井水里游耍,水面就托住我的胳肢和下巴.在软绵绵的泥地上漫步,淤泥就漫过脚背.看看周围的红虫、小螃蟹,它们谁也不能比我自由自在.”
井蛙喋喋不休地夸耀自己的安乐:“我独自享受这口井儿,得意洋洋地站着,真是快乐极了.”它对海鳖发话,“先生,请问您,为什么不常常来光临咱水井,游览观光一番呢?”
海鳖经不住井蛙的怂恿,抵不住它的诱惑,也走到井边去瞧瞧.谁知它的左足还没踏进井底,右足却被井栏绊住了.它进退不得,迟疑了一会,回到了原处.
海鳖算是亲自领教了一番青蛙炫耀不已的井边环境.它忍不住向井蛙介绍大海的景象:“我生活的大海用千里的遥远不足以形容海面的辽阔;用万尺深度不足以穷尽海底.在大禹时代,10年中有9年遭水灾,海面也并不因此而上涨;商汤时代,8年中有7年遇旱灾,海水也并不因此而下降.你要知道大海是不受旱涝影响而涨落.这也就是我栖息在广阔东海的乐趣!”
小小井蛙听了大海鳖对大海的描述,吃惊地瞪着圆圆的小眼睛,满脸涨得绯红,羞愧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人的生存环境决定人的思想认识.通过井蛙与海鳖的交往与对话,告诫人们:只有开阔眼界,才能解放思想.自以为是,自鸣得意往往是“闭关自守”、孤陋寡闻的结果.
不受嗟来之食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互相征战,老百姓不得太平,如果再加上天灾,老百姓就没法活了.这一年,齐国大旱,一连3个月没下雨,田地干裂,庄稼全死了,穷人吃完了树叶吃树皮,吃完了草苗吃草根,眼看着一个个都要被饿死了.可是富人家里的粮仓堆得满满的,他们照旧吃香的喝辣的.
有一个富人名叫黔傲,看着穷人一个个饿得东倒西歪,他反而幸灾乐祸.他想拿出点粮食给灾民们吃,但又摆出一副救世主的架子,他把做好的窝窝头摆在路边,施舍给过往的饥民们.每当过来一个饥民,黔傲便丢过去一个窝窝头,并且傲慢地叫着:“叫化子,给你吃吧!”有时候,过来一群人,黔傲便丢出去好几个窝头让饥民们互相争抢,黔傲在一旁嘲笑地看着他们,十分开心,觉得自己真是大恩大德的活菩萨.
这时,有一个瘦骨嶙峋的饥民走过来,只见他满头乱蓬蓬的头发,衣衫褴褛,将一双破烂不堪的鞋子用草绳绑在脚上,他一边用破旧的衣袖遮住面孔,一边摇摇晃晃地迈着步,由于几天没吃东西了,他已经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走起路来有些东倒西歪了.
黔傲看见这个饥民的模样,便特意拿了两个窝窝头,还盛了一碗汤,对着这个饥民大声吆喝着:“喂,过来吃!”饥民像没听见似的,没有理他.黔傲又叫道:“嗟(jie),听到没有?给你吃的!”只见那饥民突然精神振作起来,瞪大双眼看着黔傲说:“收起你的东西吧,我宁愿饿死也不愿吃这样的嗟来之食!”
黔傲万万没料到,饿得这样摇摇晃晃的饥民竟还保持着自己的人格尊严,黔傲满面羞惭,一时说不出话来.
本来,救济、帮助别人就应该真心实意而不要以救世主自居.对于善意的帮助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面对“嗟来之食”,倒是那位有骨气的饥民的精神,值得我们赞扬.
防患于未然
有一家人家做了新房子,但厨房没有安排好,烧火的土灶烟囱砌得太直,土灶旁边堆着一大堆柴草.
一天,这家主人请客.有位客人看到主人家厨房的这些情况,就对主人说:“你家的厨房应该整顿一下.”
主人问道:“为什么呢?”
客人说:“你家烟囱砌得太直,柴草放得离火太近.你应将烟囱改砌得弯曲一些,柴草也要搬远一些,不然的话,容易发生火灾.”
主人听了,笑了笑,不以为然,没放在心上,不久也就把这事忘到脑后去了.
后来,这家人家果然失了火,左邻右舍立即赶来,有的浇水,有的撤土,有的搬东西,大家一起奋力扑救,大火终于被扑灭,除了将厨房里的东西烧了一小半外,总算没酿成大祸.
为了酬谢大家的全力救助,主人杀牛备酒,办了酒席.席间,主人热情地请被烧伤的人坐在上席,其余的人也按功劳大小依次入座,惟独没有请那个建议改修烟囱、搬走柴草的人.
大家高高兴兴地吃着喝着.忽然有人提醒主人说:“要是当初您听了那位客人的劝告,改建烟囱,搬走柴草,就不会造成今天的损失,也用不着杀牛买酒来酬谢大家了.现在,您论功请客,怎么可以忘了那位事先提醒、劝告您的客人呢?难道提出防火的没有功,只有参加救火的人才算有功吗?我看哪,您应该把那位劝您的客人请来,并请他上坐才对呀!”
主人听了,这才恍然大悟,赶忙把那位客人请来,不但说了许多感激的话,还真的请他坐了上席,众人也都拍手称好.
事后,主人新建厨房时,就按那位客人的建议做了,把烟囱砌成弯曲的,柴草也放到安全的地方去了,因为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什么事情都要有个预见性,如果自己没意识到,听听别人的建议也是好的,防患于未然总比出了险情再去补救更为重要.
为虎作伥
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作“伥”(chang),伥会死心塌地地为老虎奔走效劳.
有个叫马拯的读书人,爱好游历山水.这一天,他来到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衡山风景秀丽,马拯忘情山水,在松林间转悠,不知不觉到了黄昏,看来这个晚上他是走不出去了.
马拯正着急,忽然看到前面大树上搭着一个窝棚,上面一个猎人正朝他示意.马拯一低头,看见原来就在前面不远是猎人设的一个陷阱,马拯吓了一跳说:“好险!”
猎人从树上跳下来,问道:“你是什么人?怎么天黑了还在林子里转悠?”
马拯把自己贪恋山水而忘了时间的事说给猎人听了.猎人说:“这里老虎很多,十分危险,你一个人不要再走了,就在我这里过一夜吧.”猎人边说,边走到陷阱边,架好捕虎用的机关,然后带马拯登上大树的窝棚.马拯一个劲道谢.
半夜里,马拯从睡梦中醒来,忽听得树下叽叽喳喳有许多人在讲话,声音越来越近.马拯警觉起来,借着月光,看见前面走来一大群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总共怕有几十人.这些人走到马拯和猎人栖身的大树近旁时,忽然走在前面的那人发现了陷阱,十分生气地叫起来:“你们看!是谁在这里暗设了机关陷阱,想谋害我们大王!真是太可恶了!是谁竟敢如此大胆!”说着,和另外两个人一起将猎人设在陷阱上的机关给拆卸下来,然后才前呼后拥互相招呼着走过去了.
待这伙人走后,马拯赶紧叫醒猎人,把刚才的一幕告诉了猎人.猎人说:“那些家伙叫做伥,他们原本都是被老虎吃掉的人,可是他们变作伥鬼后,反而死心塌地为老虎服务,晚间老虎出来之前,他们便替老虎开路.”马拯听后明白了,他对猎人说:“那他们刚才所说的大王一定是老虎了.老虎可能不多久就要来了,你赶快再去把机关架好.”
猎人敏捷地从树上下来,把陷阱上的机关重新架好,刚登上大树,只听一阵狂叫,一只凶猛的老虎从山上直窜过来,一下扑到陷阱的机关上,只听“嗖”的一声,一支弩箭弹出,正中老虎心窝.只见老虎狂暴地跳起,大声吼叫,叫声直震得松林发抖,老虎挣扎了一阵,倒在地上死了.
老虎巨大的哀叫声,惊动了已走了很远的伥鬼们,他们纷纷跑回来,爬在胸口还流着血的死老虎身上大哭起来,边哭还边伤心地哀号着:“是谁杀死了我们大王呀!是谁杀死了我们大王呀!”
马拯在树上听得明白,不由得大怒,他厉声骂道:“你们这些伥鬼!自己是怎么做的鬼还一点不知道,你们原本就死在老虎嘴里,至今还执迷不悟,还为老虎痛哭!真令人气愤!”
这些伥鬼,自己明明被坏蛋害死,可是死后还要做坏蛋的帮凶,实是可恨.
两匹马
从前,有两个人骑着马并排走在路上,一个人骑着一匹国马,另一个人骑的是一匹骏马.
这两匹马的性格不太相同,国马温顺,骏马暴躁,在一起行路的时间长了,免不了有些磕磕碰碰的.也不知道究竟是为了什么,骏马忽然在国马的颈上咬了一口,顿时鲜血直流.国马负痛跳开,但它并没有扑上去和骏马撕打,只是委屈地低低嘶鸣了几声,盯着骏马看了一会儿,还是照原来那样驮着主人默默赶路.
时间不长,骏马就随主人回家了.说来奇怪,骏马回家以后,也不知是被什么所困扰,一直都惊恐不安,有两天的时间,不管主人怎么哄它、打它,用尽了各种办法,它都既不吃东西,也不肯喝一口水,成天站在马厩里,两腿索索发抖,像是很恐惧的样子.
骏马的主人对此感到十分迷惑不解,就去找国马的主人问道:“我那匹骏马,也不知是不是得了什么病,我用最好的草料喂它,它一口也不尝,我用鞭子逼着它吃,它也还是无动于衷,这可怎么办哪!”
国马的主人一听就明白了,解释说:“那一定是骏马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和后悔了.这样吧,我带国马去看看它,让它明白就好了.”
于是,国马的主人就牵着国马去看骏马.国马一见到骏马,就迎上去用鼻子围着它嗅来嗅去,一副亲密的样子.骏马见国马一点嫌隙的意思都没有,也就用鼻子嗅着国马,表示欢迎,两匹马开始一块儿有滋有味地吃起草来.
国马被咬了一口,却非常宽宏大量,一点都不记仇,并用自己的宽容感动了骏马.而骏马知道自己做了错事也毫不纵容自己,懂得羞愧和悔改.我们做人也要有这两匹马的精神:宽以待人,知错就改.
丑妇效颦
春秋时代,越国有一位美女名叫西施.她的美貌简直到了倾国倾城的程度.无论是她的举手、投足,还是她的音容笑貌,样样都惹人喜爱.西施略用淡妆,衣着朴素,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很多人向她行“注目礼”,没有人不惊叹她的美貌.
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只见她手捂胸口,双眉皱起,流露出一种娇媚柔弱的女性美.当她从乡间走过的时候,乡里人无不睁大眼睛注视.
乡下有一个丑女子,不仅相貌难看,而且没有修养.她平时动作粗俗,说话大声大气,却一天到晚做着当美女的梦.今天穿这样的衣服,明天梳那样的发式,却仍然没有一个人说她漂亮.
这一天,她看到西施捂着胸口、皱着双眉的样子竟博得这么多人的青睐,因此回去以后,她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手捂胸口、紧皱眉头,在村里走来走去.哪知这丑女的矫揉造作使她原本就丑陋的样子更难看了.其结果,乡间的富人看见丑女的怪模样,马上把门紧紧关上;乡间的穷人看见丑女走过来,马上拉着妻、带着孩子远远地躲开.人们见了这个怪模怪样模仿西施心口疼在村里走来走去的丑女人简直像见了瘟神一般.
这个丑女人只知道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知道她为什么很美,而去简单模仿她的样子,结果反被人讥笑.看来,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是愚蠢的.
自相矛盾
楚国有个人在集市上既卖盾又卖矛,为了招徕顾客,使自己的商品尽快出手,他不惜夸大其辞、言过其实地高声炒卖.
他首先举起了手中的盾,向着过往的行人大肆吹嘘:“列位看官,请瞧我手上的这块盾牌,这可是用上好的材料一次锻造而成的好盾呀,质地特别坚固,任凭您用什么锋利的矛也不可能戳穿它!”一番话说得人们纷纷围拢来,仔细观看.
接着,这个楚人又拿起了靠在墙根的矛,更加肆无忌惮地夸口:“诸位豪杰,再请看我手上的这根长矛,它可是经过千锤百炼打制出来的好矛呀,矛头特别锋利,不论您用如何坚固的盾来抵挡,也会被我的矛戳穿!”此番大话一经出口,听的人个个目瞪口呆.
过了一会儿,只见人群中站出来一条汉子,指着那位楚人问道:“你刚才说,你的盾坚固无比,无论什么矛都不能戳穿;而你的矛又是锋利无双,无论什么盾都不可抵挡.那么请问:如果我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结果又将如何?”楚人听了,无言以对,只好涨红着脸,赶紧收拾好他的矛和盾,灰溜溜地逃离了集市.
楚人说话绝对化,前后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难免陷入尴尬境地.要知道,戳不破的盾与戳无不破的矛是不可能并存于世的.因此,我们无论做事说话,都要注意留有余地,不要做满说绝走极端.
朝三暮四
宋国有一个狙(ju)公,十分喜爱猕猴.为了观赏这种似人非人、富有灵性的动物,他专门喂养了一群猕猴.狙公与猕猴相处久了,人猴之间的信息沟通就成了一种心领神会的交流.不仅狙公可以从猕猴的一举一动和喜怒哀乐中看出这种动物的欲望,而且猕猴也能从狙公的表情、话音和行为举止中领会人的意图.
因为狙公养的猕猴太多,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瓜、菜和粮食,所以他必须节制家人的消费,把俭省下来的食物拿去给猕猴吃.然而一个普通的家庭哪有财力物力满足一群猕猴对食物的长期需要呢?有一天,狙公发觉家里的存粮难以维持到新粮入库的时候,因此意识到限制猕猴食量的必要性.
猕猴这种动物不像猪、羊、鸡、犬,吃不饱时仅仅只是哼哼叫叫,或者外出自由觅食.对于猕猴,如果不提供良好的待遇,想让它们安分守己是办不到的.它们会像一群顽皮的孩子,经常给人闹一些恶作剧.既然没有条件让猕猴吃饱,又不能让它们肆意捣乱,狙公只好想主意去安抚它们.狙公家所在的村子旁边,有一棵高大的栎(li)树.每年夏天,栎树枝杈上长出的密密麻麻的长圆形树叶,早已把树冠装点得像一顶华盖.这棵树下成了人们休息、纳凉的好地方.一到秋天,栎树上结满了一种猕猴爱吃的球形坚果橡子.在口粮不足的情况下,用橡子去给猕猴解馋充饥是个好办法.于是狙公对猕猴说:“今后你们每天饭后,另外再吃一些橡子.你们每天早上吃三粒,晚上吃四粒,这样够不够?”猕猴只弄懂了狙公前面说的一个“三”.一个个立起身子,对着狙公叫喊发怒.它们嫌狙公给的橡子太少.狙公见猕猴不肯驯服,就换了一种方式说道:“既然你们嫌我给的橡子太少,那就改成每天早上给四粒,晚上给三粒,这样总够了吧?”猕猴把狙公前面说的一个“四”当成全天多得了橡子,所以马上安静下来,眨着眼睛,挠着腮帮,露出高兴的神态.
一群辨不清“朝三暮四”和“暮四朝三”孰多孰少的愚蠢的猕猴,恰似那些没有头脑、只会盲目计较的人的一面镜子.不过,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复杂的客观世界面前,看问题必须摒除实同形异的假象的诱惑.此外,在人际关系中,一定要讲原则、重信义,不做那种朝亲“三”,暮近“四”的见异思迁之人.

张良与老人
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在他年轻时,曾有过这么一段故事.
那时的张良还只是一名很普通的青年.一天,他漫步来到一座桥上,对面走过来一个衣衫破旧的老头.那老头走到张良身边时,忽然脱下脚上的破鞋子丢到桥下,还对张良说:“去,把鞋给我捡回来!”张良当时感到很奇怪又很生气,觉得老头是在侮辱自己,真想上去揍他几下.可是他又看到老头年岁很大,便只好忍着气下桥给老头捡回了鞋子.谁知这老头得寸进尺,竟然把脚一伸,吩咐说:“给我穿上!”张良更觉得奇怪,简直是莫名其妙.尽管张良已很有些生气,但他想了想,还是决定干脆帮忙就帮到底,他还是跪下身来帮老头将鞋子穿上了.
老头穿好鞋,跺跺脚,哈哈笑着扬长而去.张良看着头也不回、连一声道谢都没有的老头的背影,正在纳闷,忽见老头转身又回来了.他对张良说:“小伙子,我看你有深造的价值.这样吧,5天后的早上,你到这儿来等我.”张良深感玄妙,就诚恳地跪拜说:“谢谢老先生,愿听先生指教.”
第5天一大早,张良就来到桥头,只见老头已经先在桥头等候.他见到张良,很生气地责备张良说:“同老年人约会还迟到,这像什么话呢?”说完他就起身走了.走出几步,又回头对张良说:“过5天早上再会吧.”
张良有些懊悔,可也只有等5天后再来.
到第5天,天刚蒙蒙亮,张良就来到了桥上,可没料到,老人又先他而到.看见张良,老头这回可是声色俱厉地责骂道:“为什么又迟到呢?实在是太不像话了!”说完,十分生气地一甩手就走了.临了依然丢下一句话,“还是再过5天,你早早就来吧.”
张良惭愧不已.又过了5天,张良刚刚躺下睡了一会,还不到半夜,就摸黑赶到桥头,他不能再让老头生气了.过了一会儿,老头来了,见张良早已在桥头等候,他满脸高兴地说:“就应该这样啊!”然后,老头从怀中掏出一本书来,交给张良说:“读了这部书,就可以帮助君王治国平天下了.”说完,老头飘然而去,还没等张良会过神来,老头已没了踪影.
等到天亮,张良打开手中的书,他惊奇地发现自己得到的是《太公兵法》,这可是天下早已失传的极其珍贵的书呀,张良惊异不已.
从此后,张良捧着《太公兵法》日夜攻读,勤奋钻研.后来真的成了大军事家,做了刘邦的得力助手,为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卓著功勋,名噪一时,功盖天下.
张良能宽容待人,至诚守信,做事勤勉,所以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这也告诉我们,一个人加强自我修养是多么重要.
望洋兴叹
绵绵秋雨不停地落,百川的水都流入黄河.水势之大,竟漫过了黄河两岸的沙洲和高地.河面也被水涨得越来越宽阔,已经看不清对岸的牛马了.河神见状欢欣鼓舞,他自我陶醉,以为天下美景已尽收自己的流域.
河神洋洋得意顺流东下,到达北海.朝东望去一片汪洋,看不见边际,这使他顿时大吃一惊,一扫洋洋自得的神情.他眺望无边的海神,不禁大发感慨:俗话说的真是好,只有见识短浅的人,才认为自己高明.这说的正是我这类的人啊!
一番反思,河神想到曾有人说过,即使是孔子的见闻与学识也还是有限的;伯夷的高尚品德也没能达到顶点.那时我并不相信这样的评价.今天我看到坦荡无垠的海神如此浩瀚广博,一望无际.在事实面前我才明白这话讲得对.要不,我的所作所为定会被深明大义的贤者所笑话.
听完河神的一番自省,海神开口了.他说,井里的青蛙由于受自身居住环境的限制,不可以同它讲大海;夏天的昆虫受季节的局限,不可以同它说冬天;见识浅的人孤陋寡闻,受教育有限,不会听懂大道理.现今,你河神走出河流两岸,眺望大海,开阔了眼界,知道自己渺小浅薄,才能同你谈谈大道理.
世界是无限的,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是无止境的.知道少的人,往往以为自己不知道的也少;知道多的人,才会懂得自己不知道的也多.自我满足是知识浅薄、眼光短浅造成的.

飞必冲天鸣必惊人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在历史上曾为楚国的发展建立过显赫的功业.可是在他登基的头3年内,却毫无建树,不理朝政,昼夜游戏,猜谜作乐,不听臣子的意见,并扬言:有敢进谏的,处以死刑.宫廷上下都十分着急,国家有这么个愚顽的国君怎么得了!
看到这种状况,有个叫成公贾的人决定冒死进宫规劝楚庄王.楚庄王对成公贾说:
“你知道,我是不准谁提意见的,你现在为什么不怕死来提意见呢?”
成公贾说:“我来,不是给你提意见的,我只是想来跟大王一起凑趣解闷,猜猜谜语玩.”
楚庄王说:“既然这样,那你说个谜我猜.”
成公贾说:“好哇.”于是他给楚庄王说了一个谜语:
“有一只大鸟,停留在南方的一座山上,整三年了,它不动、不飞、也不叫.大工您说,这是只什么鸟呢?”
楚庄王稍作思考,便胸有成竹地说:
“这只大鸟停在南方的大山上,整整3年没有动,目的是在坚定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它3年不飞,是在积蓄力量使自己羽翼丰满;它3年不叫,是在静观势态、体察民情,酝酿声威.这只鸟尽管三年来一直没飞,可是一旦展翅腾飞必将冲天直上;尽管它三年来一直不叫,可是一旦鸣叫起来,必定会声振四方,惊世骇俗.成公贾先生,你放心吧,你的用意,我已经猜中了.”
成公贾惊喜地点点头,欣然离去.
第二天,楚庄王上朝处理国事.他根据三年来的明察暗访、调查研究和对大臣们政绩的考察情况,提拔了5位忠诚能干的大臣,罢免了10个奸狡无能的大臣.楚庄王的决定和处事的魄力,使文武百官大为佩服,因此大家都十分高兴.楚国的老百姓也都奔走相告,庆幸有了一位贤君.
有大智慧的人并不急着表现自己,他们往往先蓄足了底蕴,成竹在胸,一旦时机成熟,便会一鸣惊人.

南辕北辙
从前有一个人,从魏国到楚国去.他带上很多的盘缠,雇了上好的车,驾上骏马,请了驾车技术精湛的车夫,就上路了.楚国在魏国的南面,可这个人不问青红皂白让驾车人赶着马车一直向北走去.
路上有人问他的车是要往哪儿去,他大声回答说:“去楚国!”路人告诉他说:“到楚国去应往南方走,你这是在往北走,方向不对.”那人满不在乎地说:“没关系,我的马快着呢!”路人替他着急,拉住他的马,阻止他说:“方向错了,你的马再快,也到不了楚国呀!”那人依然毫不醒悟地说:“不打紧,我带的路费多着呢!”路人极力劝阻他说:“虽说你路费多,可是你走的不是那个方向,你路费多也只能白花呀!”那个一心只想着要到楚国去的人有些不耐烦地说:“这有什么难的,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着呢!”路人无奈,只好松开了拉住车把子的手,眼睁睁看着那个盲目上路的魏人走了.
那个魏国人,不听别人的指点劝告,仗着自己的马快、钱多、车夫好等优越条件,朝着相反方向一意孤行.那么,他条件越好,他就只会离要去的地方越远,因为他的大方向错了.
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
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手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

全部展开

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
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手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秘诀1:磨练召唤成功的力量。
五枚金币
有个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动了。爸爸就从兜里掏出5枚硬币,
把一枚硬币埋在草地里,把其余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说:“人生有5枚金币,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现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点点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来,这样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将来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扔掉。”在父亲的鼓励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长大后,阿巴格离开了家乡,成了一名优秀的船长。
秘诀2:珍惜生命,就能走出挫折的沼泽地。
扫阳光
有兄弟二人,年龄不过四、五岁,由于卧室的窗户整天都是密闭着,他们认为屋内太阴暗,看见外面灿烂的阳光,觉得十分羡慕。兄弟俩就商量说:“我们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于是,兄弟两人拿着扫帚和畚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等到他们把畚箕搬到房间里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就没有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扫了许多次,屋内还是一点阳光都没有。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问道:“你们在做什么?”他们回答说:“房间太暗了,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妈妈笑道:“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何必去扫呢?”
秘诀3:把封闭的心门敞开,成功的阳光就能驱散失败的阴暗。

收起

掩耳盗铃、井底之蛙、黄粱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