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部分地区植被分布最好有山西的植被分布,不要太多(植被分布情况)急需!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3:33:47
中国部分地区植被分布最好有山西的植被分布,不要太多(植被分布情况)急需!

中国部分地区植被分布最好有山西的植被分布,不要太多(植被分布情况)急需!
中国部分地区植被分布
最好有山西的植被分布,不要太多
(植被分布情况)急需!

中国部分地区植被分布最好有山西的植被分布,不要太多(植被分布情况)急需!
山西位于黄河中游东侧,黄土高原东缘.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
  省境四周山河环绕,东和东南绕太行山和河北、河南相邻;西、西南隔黄河与陕西、河南相望;北以长城与内蒙古相毗连.疆界轮廓约呈一由东北向西南华侨的平行四边形.南北界于北纬34°34.8′~40°43.4′,东西界于东经110°14.6′~114°33.4′之间.总面积156 266平方公里.地貌、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是制约植物类群分布的主要因素.
  (一)地 貌
  山西是一个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山地占40%,丘陵占40.3%,平川、盆地占19.7%,最高五台山,海拔3058米,最低垣曲黄河谷地,海拔185米,其最大高差2800米,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与东侧海拔不足100米的华北平原和西侧海拔1000米左右的黄河峡谷两岸的高原相比,显示出山西高原整体隆起的地形.
  在整体隆起的高原中,由北向南排列着一连串断陷盆地,依次为大同盆地(海拔1000~1100米)、忻定盆地(海拔800~900米)、太原盆地(海拔700~800米)、临汾盆地(海拔400~600米)和运城盆地(海拔400~500米).
  中部的断陷盆地将整个高原分割成东西山地.东部以太行山为主,由北而南,包括六棱山、恒山、五台山、系舟山、太行山、太岳山和中条山,海拔大部分在1500米以上.西部以吕梁山为主,由北向南,包括七峰山、洪涛山、云中山、芦芽山、管涔山、黑茶山、关帝山、石千峰及龙门山,海拔一般在1500米左右.南北长550公里;管涔山以南统称吕梁山.
  晋西黄土高原,位于吕梁山以西,北起内长城,沿黄河东侧与吕梁山之间的狭长地带.北高南低,由东向西倾斜,地面覆盖着10~13米厚的黄土层,局部地区黄土层厚达70~80米.由于长期流水冲刷,把高原切割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晋西北高原是一个凹陷的沉降区,起伏较和缓,为一高原丘陵区,海拔在1300~1500米之间,为省境内的高寒区.
  (二)气 候
  山西处我国大陆东部中纬度地区,南北狭长,气候类型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因偏居内陆,气候大陆性强(大陆度在60%以上).按全国气候分类,以恒山为界,北属中温带气候亚带,以南属暖温带气候亚带.按干湿度分类,大部分地区属半干旱气候,仅中高山区和晋东南地区属半湿润气候.这一地区气候的形成和分布规律,主要是由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
  山西境内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山脉起伏,高低悬殊,水平气候与垂直气候交织在一起,各地气候差异甚大,地势高、气温低、气候干燥寒冷.综合本省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各地温差悬殊,地面风向紊乱,风速偏小,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
  气温:全省年平均气温在3.7~13.8°C之间,水平分布的一般规律由北向南递增,南暖北凉.受地形影响,又打破了这一规律,使气温分布复杂化.重直气温变化明显,每升高100米,年平均气温降低0.5~0.6°C.盆地、河谷温暖,高原、山地寒冷.1月平均气温一般在-0.5~-14.6°C之间,由南向北递减,温差达15°C,7月平均气温介于19.3~27.3°C,从南向北递减,南北温差仅8°C,南北温差夏季小于冬季.
  气温年变化,各地气温年较差大,最热月份与最冷月份平均气温差,一般变化于27~35°C之间,北部和西北部气候干燥,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尤大.南部和东南部年较差较小.年极端温差一般在52~70°C之间,南部较小,北部较大,且由南向北逐渐增加.各地气温年际变化明显,年温平均变化率自南向北变动在±0.2~0.5°C之间,最冷年与最热年的变动大部为1~2°C.
  气温的月际变化,春、秋季变化大,夏、冬季较稳定,春季月平均气温上升最快,介于7~8°C,秋季降温很快,介于7.7~8.9°C;7月最热,1月最冷,2月升温,8月降温,春温高于秋温,四季明显,北部比南部气温低,大陆性强.各地极端最低、最高气温分别出现在1月和7月,极端最低气温在北部和东西山区为-30~-40°C(五台山达-44.8°C),极端最高气温一般在36~43°C之间.
  气温日变化,平均日较差北部大于南部,右玉达15.8°C,盆地大于山区.日最高气温出现于14~15时,最低在日出之前,日较差大.平均月较差,5月最大,8月最小.
  无霜期120~220天,由北向南处长,北部右玉113天,南部垣曲239天,南部初霜10月中下旬,终霜3月中下旬,无霜期180天以上.中部地区,初霜10月上中旬,终霜4月中下旬,无霜期160~180天.北部初霜9月中下旬,终霜5月上中旬,无霜期少于160天.
  降水:因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的影响,降水分布东多于西,南多于北,山地多于盆地,迎风坡多于背风坡,年际和季节变化大,降水强度大.
  年平均降水由西北向东南递增,介于380~650毫米,总平均511.8毫米.但季节分配不均,各地差异明显,年际变化大,流失严重,天然降水不能充分利用,缺水现象严重.
  本省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东南和西南气流,降水量等值线走向与山地走向吻合.迎风的东南坡年平均降水量可达600~700毫米,五台山多达913.3毫米,成为多雨区.背风的西北坡及盆地,降水量年平均400毫米,大同仅为384毫米,为少雨区.降水量在85天以上,五台山达145天.暴雨多出现在山地迎风坡,范围小,强度大,一般70~260毫米,年降水集中在夏季,占50~60%,年际变化相差2.3倍,个别地方相差5倍.月降水量逐年变化,以7、8、9月变率最大,相差14~227倍.
  日照:各地日照长短与所在地的地理纬度、地形、山脉遮蔽和阴天相关,一般介于2200~3000小时,由南往北递增.日照时数分配:春季575~800小时,夏季625~875小时;秋季525~725小时;冬季450~650小时.
  蒸发量:一地的蒸发量主要决定于温度、风力、湿度、气压、土壤和植被等.全省各地全年蒸发总量为1500~2300毫米之间.
  风向:冬半年在内蒙古高压控制下,多北风和西北风.夏半年受大陆低压的影响多南风和东南风.同时各地的风向还受地形的影响,又有日夜变化的山谷风.
  风速:各地平均风速1.4~4.5米/秒,五台山最大平均风速9.5米/秒.各地最大风速一般在14~20米/秒.春季为一年中风速最大的季节,8级以上的大风日数,占春季的40~50%,8月风速最小.夜里风速小,中午风速大.
  (三)土 壤
  土壤是在气候、植被、地貌、成土母质、时间因素、人为活动等诸多因子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由于本省纬度,海陆位置和成土环境条件,使得本省气候错综复杂,植被变异和更替明显,因而导致了土壤类型的多样化和复杂化.按其成因可分为三点.
  1.地带性土壤类型
  土壤地带性规律在山西最明显的是纬度地带性.省境中南部为森林草原褐土地带,北部为干旱草原栗钙土地带,吕梁山以西是由森林草原向干草原过渡的灰褐土地带.
  雁北纬度偏高,东部多山,雨量少,气候干燥寒冷,植被稀疏矮小,地理环境上是一个典型的干草原景观,与此相适应的地带性土壤为干草原栗钙土.日温差、年温差大,风蚀、水蚀严重,年降水量400毫米,年均温5~6°C,大陆气气候影响了土壤的形成和发育.母岩的物理风化强,化学分解缓慢,土壤质地粗,砂性大,结构差,表层好气性活动频繁,有机体迅速分解,少积累、剖面中有明显的钙积层,但钙积层分布的深度和积累的强度,随不同地形部位而异.
  晋南、晋东南、晋中和忻州地区,位于我国亚热带森林气候和温带草原气候的中间位置,从海陆位置上看,位于沿海湿润区向内陆干旱区过渡地位,在这个地区生长的森林植被是不稳定的,一旦破坏,次生灌木草原植被较稳定,在这种条件下发育起来的土壤为褐土,这是本省主要地带性的土壤,广泛分布于二级阶地以上的阶地、丘陵和低山.气候温暖、昼夜温差小、年降水450~600毫米、年均温10~20°C,矿物质化学分解强,土壤营养丰富,土壤剖层色淡而薄,是粘化度弱的淡褐土.晋南、晋东南,粘化层色暗而厚,是粘化层较强的碳酸盐褐土.
  吕梁山以西,昕水河与芝水河分水岭以北,一直到平鲁的西北部,右玉为灰褐土.年降水450~500毫米,年均温7~8°C,气温较寒冷干燥,根据南北自然条件和土壤剖面性质特征,紫金山以北为淡褐土,以南为灰褐土.
  2.山地土壤类型
  在不同地理纬度和基带土壤条件下,因海拔高度不同,气候和生物等成土因素各异,形成不同土壤类型.垂直地带土壤谱式较复杂,建谱土壤类型,常随基带土壤呈规律性分布.
  北部栗钙土区,垂直带谱式:东部海拔2200米以上为山地草原草甸土,1800~2200米为山地黑钙土(或山地淋溶黑钙土),在阴坡海拔2000~2200米,为森林植被,土壤为山地灰色森林土,1200~1800米为山地栗钙土.西部1900~2100米为山地草原草甸土,1300~1900米为山地栗钙土.
  西部灰褐色土区,垂直带谱式:海拔2600米以上为山地草甸土,海拔2400~2600米为山地草原草甸土,海拔2000~2400米为山地棕壤,1700~2000米为山地淋溶褐土,1300~1700米为山地灰褐土.
  东部淡褐土区,垂直带谱式:海拔3000米以上为亚高山草甸土;2800~3000米为山地草甸土;2600~2800米为山地草原草甸土;1900~2600米为山地棕壤;1600~1900米为山地淋溶土;1300~1600米为山地褐土.
  东部、东南部为碳酸盐褐土区,垂直带谱式:海拔2300米以上为山地草原草甸土;1800~2300米为山地棕壤;1500~1800米为山地淋溶褐土;1000~1500米为山地褐土.
  3.隐域性土壤类型
  隐域性土壤形成除决定于特殊水文地质条件外,并与土壤生物地带性相关,按其成因可分为:1.水成型土壤:山前交接洼地及河流两岸封闭性洼地,因长期或季节性积水形成沼泽土.2.半水成型土壤:河流一级阶地上,因受地下水升降影响,底土产生锈纹、绣斑,地表长着草甸植被,形成草甸土.3.盐成型土壤:盆地内的河旁洼地,山前交接洼地及渠道两侧、水库、稻田周围,由于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在强烈蒸发条件下,表面大量聚盐形成盐渍土.4.岩成型土壤:河流两侧的砂土,经风力搬运堆积形成的风砂土.
  上述土壤类型多呈斑点状或条带状散布在全省各地带性土壤之中.
  二、植被分布规律
  山西植被是指山西省植物群落的总体.包括自然和人工植物群落.它是在前述地貌、气候、土壤和人为活动诸多因子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各个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它们的分布又是沿着水平(纬度、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成有规律的分布、变化着,这就是植物分布的规律性.
  (一)水平分布规律
  山西省省境为一南北狭长(约550公里)、东西较窄(约380公里)的平行四边形,纬度地带性明显,水热条件差异大,由于水、热条件的影响,由东南向西北形成了暖温带和温带两个气候带.此二带的分界线基本以恒山为界,相应的形成了暖温带夏绿阔绿林和温带草原两个植被带.
  温带草原地带,恒山以北属中温带季风气候区域,年平均气温3.5~7°C,最冷月均温-9~-16°C,最暖月均温19~23°C,≥0°C年积温2600~3600°C,≥10°C年积温2200~3200°C,≥10°C积温日数130~165天,年降水量370~400毫米,无霜期100~130天,地带性的土壤为栗钙土,其相应的地带性植被为温带干草原,常见的植物群落类型为本氏针茅、百里香、隐子草、兴安胡枝子及冷蒿等组成的草原复合体,以旱生和旱中生草原植物区系成分的种类占优势.农作物以春小麦、马铃薯、莜麦、胡麻等温寒作物为主,为一年一熟制.
  暖温带夏绿阔叶林地带,恒山以南的广大地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域,年平均气温7~14°C,最冷月均温-5~-10°C,最暖月均温22~27°C,≥0°C年积温3600~5000°C,≥10°C年积温3200~4600°C,≥10°C积温日数165~210天,年降水量400~650毫米,无霜期130~200天,地带性的土壤为褐土.该地带由于南北水、热条件差异,反映在植被类型,植物种类组成的地理区系成分不同,又呈现出地域性及纬度地带性.以温度为主导因素引起植被南北分布的差异,又可分为南北两个暖温带夏绿阔叶林亚地带.
  南暖温带夏绿阔叶林亚带,包括中条山、太行山南部、运城、临汾盆地,年均温12~14°C,最冷月均温-4~-5°C,最暖月均温25~27°C,≥0°C年积温4500~5000°C,≥10°C年积温3600~4600°C,≥10°C积温日数180~210天,年降水量450~650毫米,无霜期180~205天.地带性的土壤为碳酸盐褐土.相应的植被是夏绿林和次生的落叶灌丛为主.农业植被温热作物以中早熟棉、冬小麦、花生,可复播玉米,为一年两熟制.
  北暖温带夏绿阔叶林亚带,包括恒山以南,南暖温带以北的省境中部广大地区,年均温7~12°C,最冷月均温-3~-10°C,最暖月均温22~25°C,≥0°C年积温3600~4500°C,≥10°C年积温3200~3600°C,≥10°C积温日数165~180天,地带性的土壤为淡褐土.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地带性针叶林及中生落叶灌丛为主,次为夏绿林.农业植被暖温作物以玉米、谷子、高梁杂粮为主,两年三熟制.
  此二亚地带的分界线是:西起河津禹门口,沿临汾盆地西缘而北,至洪洞县南沟,苑川向南,临汾盆地东缘,沿海拔900~1000米等高线,至曲沃北部向东,经沁水县城、端氏、晋城大阳、高平巴公、陵川附城、陵川县城东南、潞城向东北,经六泉到壶关县树掌,平顺县杏城,芣兰岩,通过浊漳河支流与河北省相接.
  (二)垂直分布规律
  山西是一个隆起的山地高原,境内南北狭长,高差悬殊,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水热条件差异明显,土壤类型繁多,坡向不同,植被类型也不同,其特点是:
  南北狭长,气温差异明显,山地所处的纬度不同,北部寒冷,有由耐寒的白杄、青杄、华北落叶松组成的高中山寒温性针叶林,无低中山针叶林,植被的垂直更替是:草原带(或灌丛带)--针阔叶混交林带--高中山针叶林带--亚高山灌丛或亚高山草甸带;南部较温暖,以栎林为主,有低中山针叶林(或与阔叶林混交),无高中山寒温性针叶林,在林木受到破坏的地方还有小叶林(桦木林),植物的垂直更替是:灌丛(或草原)带--低中山针叶林带(或针阔叶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亚高山草甸带.山西东西为山地,山脉多成东北、西南走向,且东北高,西南低,故东坡与北坡较湿冷,南坡与西坡为干燥、温暖.同一高度水、热条件有差异,垂直带谱中的植被带,朝湿冷方向下斜,即同一植被带分布的高度南部与西部向北部与东部倾斜,以关帝山、太岳山表现明显.
  山西各地山麓基带植被类型,区系成分差异明显: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山麓植被以灌丛为主,优势植物为酸枣、荆条、黄刺玫、沙棘等,次为疏林和灌草丛,优势植物为侧柏、油松、白羊草、蒿类.暖温带湿润气候区,山麓植被以疏林或灌丛为主,优势植物以侧柏、油松、栓皮栎、橿子栎、酸枣、荆条、白刺花为主,优势植物为本氏针茅、百里香、达乌里胡枝子及蒿类.
  由于海拔高度及坡向的差异,同一山地的水、热情况有明显的差别,因而植被差异也很大,北坡海拔高处有高中山针叶林(白杄、青杄、华北落叶松)或针阔叶混交林(青杄、华北落叶松、山杨、白桦),海拔较低的地方以夏绿林(辽东桦、白桦、山杨)为主.在土壤瘠薄干旱的地方有油松、侧柏或白皮松组成的低中山针叶林.南坡则以旱生植物为主,优势类为酸枣、荆条、沙棘、白羊草、蒿类等.据此对山地造林、绿化及引种经济植物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