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六十年来广东省的发展成就越快越好,2000字左右.回答得好的话会增加赠送积分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17:48:40
建国六十年来广东省的发展成就越快越好,2000字左右.回答得好的话会增加赠送积分的.

建国六十年来广东省的发展成就越快越好,2000字左右.回答得好的话会增加赠送积分的.
建国六十年来广东省的发展成就
越快越好,2000字左右.回答得好的话会增加赠送积分的.

建国六十年来广东省的发展成就越快越好,2000字左右.回答得好的话会增加赠送积分的.
1979年,根据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众多的有利条件,对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
1980年,正式确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1984年,珠江三角洲被作为沿海经济开发区.
改革开放后,在广东建立大亚湾核电站,京九铁路.

大亚湾核电站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是中国大陆建成的第二座核电站,也是大陆首座使用国外技术和资金建设的核电站.此后,在大亚湾核电站之侧又建设了岭澳核电站,两者共同组成一个大型核电基地.
最初,建设大亚湾核电站的目的是为了向香港供电.1980年代初,香港的电力供应曾一度紧张,为抓住此商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和广东省政府计划在靠近香港、广州、深圳等电力负荷中心的深圳市大鹏镇境内建设一座核电站,因选址在大亚湾畔的岭澳村,故命名为大亚湾核电站.该电站引入香港的供电商参股,并将所发电力的大部分售予香港.但在筹备期间,先后发生了大量香港民众集会反对建设核电站,以及中国政府和英国政府商讨香港最终归属等事件,而延迟了核电站的建设.为消除各方顾虑,电站引进了法国的核岛技术装备和英国的常规岛技术装备进行建造和管理,并由一家美国公司提供质量保证.历经种种坎坷之后,大亚湾核电站终于在1987年开工,使用压水型反应堆技术,安装两台90万千瓦发电机组,于1994年全部并网发电.
在大亚湾核电站建成后,中国政府决定在大亚湾核电站以西一千米处继续建造一座新的核电站,定名为岭澳核电站.岭澳核电站规划安装4台100万千万发电机组,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于1997年开工,安装两台压水型反应堆发电机组,技术上采用了大亚湾核电站的翻版改进,并增加了设备国产化率,于2002年投产.二期工程同样为两台压水型反应堆发电机组,将建于一期工程与大亚湾核电站之间.
大亚湾—岭澳核电站所在的广东省目前有一座可为核电站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供配套的抽水蓄能电站,即广州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广东省从化市,安装8台30万千瓦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40万千瓦.
京九线是我国第五条南北铁路干线,它北起首都北京西客站,南至香港九龙,途经九个省市,全长2536公里,该线北部线路经过地区地势平缓,南部则隧道密集.其中五指山隧道全长4465米,为全线最长,也是目前我国目前(截至2006年底)开凿的含放射性物质最多的隧道.京九线为双线铁路,内燃机车牵引.

作为新中国历史上首个经济特区,广东省深圳市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时间里,充分利用该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人均GDP位居中国第一,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奇迹.特区初创时期,深圳是改革的“试验场”、开放的“窗口”,承担着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体制改革探索道路的使命.邓小平同志亲自提出创办经济特区,并在深圳发展的关键时期两次亲临视察,高度评价深圳敢闯敢试的实践和经验.深圳建设者牢记使命,披荆斩棘,奋勇冲杀,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大胆改革,“杀出一条血路”;形成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一系列新理念;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深圳速度”.
二次创业时期,深圳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先行先试,率先突破.江泽民同志多次视察深圳,强调:中央对发展经济特区的决心不变,中央对经济特区的基本政策不变,经济特区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变;要求深圳“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深圳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的优势,全面建设和完善各种要素市场,率先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新时期,中央、省委赋予深圳经济特区新的使命.2000年,中央宣布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将贯穿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鼓励经济特区在制度创新和扩大开放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深圳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强调特区要继续发挥“试验田”和“示范区”作用,为全国提供更多的经验.温家宝总理要求深圳要进一步当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增创新优势、走出新路子、实现新发展、办出新特色.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要求深圳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际化城市.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了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广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增加值、居民储蓄存款、税收、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货运量、科技发明专利申请量等重要经济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广东以开拓进取的精神,积极参与国际...

全部展开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了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广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增加值、居民储蓄存款、税收、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货运量、科技发明专利申请量等重要经济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广东以开拓进取的精神,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努力与国际经济接轨,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外向型经济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出口贸易连续18年居全国首位,累计吸收外资占全国1/4.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对外经济贸易最发达、最具市场活力和投资吸引力的地区之一。
国际花园城市深圳
1. 生产总值
1979至2004年,广东连续25年生产总值年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稳居全国首位。
2004年,广东经济运行速度进一步加快,国民经济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省生产总值1603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占全国生产总值的11.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45.42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8890.29亿元,增长18.4%;第三产业增加值5903.75亿元,增长10.4%。总体而言,广东经济的结构、效益和质量同步改善。工业发展步伐加快,九大支柱产业增长迅猛,对工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以服务业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稳步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投资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市场销售稳中趋活,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商品市场发展迅速。
2. 对外贸易
广东进出口贸易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2004年,广东外贸进出口总额3571.3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占全国进出口总额逾30%。其中出口额1915.58亿美元,增长25.3%;进口额1655.75亿美元,增长26.7%。广东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2004年,全省机电产品出口1297.35亿美元,增长30.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664.64亿美元,增长38.2%;服装、纺织品出口178.27亿美元,增长8.0%;鞋类、家具、塑料制品等轻纺产品出口分别增长14.9%、23.8%和15.5%。出口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广东与主要贸易伙伴包括香港、美国、日本、欧盟、东盟的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对非洲、拉丁美洲、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出口增势强劲,2004年增速均超过30%。进口方面,大类商品和资源性产品进口增长较快。其中机电产品进口增长29.9%;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29.8%;钢材增长18.7%;成品油增长38.7%;汽车和汽车底盘增长11.7%;农产品增长27.1%。
3. 吸收外资
近年来,随着广东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投资软硬环境不断改善,为外商投资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外商来粤投资步伐持续加快。2004年,广东实际吸收外资金额达100.12亿美元,同比增长34.1%,位居全国第一。至此,广东累计实际吸收外资达1505亿美元,占全国的1/4.外商投资产业结构继续优化。2004年第一、二、三产业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1.3亿美元、77.29亿美元和21.52亿美元。制造业投资继续大幅增长。服务业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比上年增加503宗。外资投入较多的服务业主要有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等五大行业。
来自发达国家的投资增长较快,法国、荷兰、德国等国家的合同外资增长七成以上;外资大企业、大项目来粤投资的步伐明显加快;外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电子信息、医药研究、汽车技术等产业的研发中心也发展迅速;以物流、会展、广告、咨询等为代表的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开发区、山区和东西两翼的外商投资日益踊跃。
4. 人均可支配收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广东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居民储蓄余额在全国各省市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城镇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2004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27.65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365 .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和4.0%。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市为37.0%,农村为48.8%。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703.7 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1000元,增长8.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3%。广东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多年稳健增长,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同时,广东相当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吸引了全国各地大量的人才进入广东,能为投资者提供高素质的、充足的人力资源。
5. 世界500强在粤投资概况
至2004年底,世界500强企业已有166家在广东省设立492家企业, 2004年新增62家。其中包括:丰田、本田、日产整车项目落户广东广州市;美国沃尔玛全球采购中心落户广东深圳市;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落户广东惠州;本田、日产、丰田、日立、德国巴斯夫等5家汽配企业落户广东佛山;美国艾默生电气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罗定雅达公司落户广东云浮;世界两大电光源制造商之一,隶属西门子集团的欧司朗公司中国总部落户广东佛山等。
不少国际著名的跨国公司,如三星、索尼、希捷等,已从最初的试探性投资,发展到现在不仅大幅增资,而且在广东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广东在跨国公司眼里,已不再只是加工场的作用,而是其驰骋国际市场、拓展国内市场的重要基地。


6. 园区经济
至2004年底,广东省有保留和拟保留开发区共106个。经国务院批准的开发区共20个,其中经济技术开发区4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个,保税区6个,出口加工区2个;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开发区56个,其中经济开发试验区46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0个。
在当前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和国际资本流动加快的情况下,开发区已成为新一轮国际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的承接和转移载体。广东开发区呈现出专业分工、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集约效用明显,经济带动力强,在全省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较好的先行、示范、辐射和带动的作用。
广东省外经贸厅对全省69个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进行调查统计,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8.36亿元,占全省11.59%;工业总产值6872.88亿元,占25.72%;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230个,占13.19%;实际利用外资30.10亿美元,占30.07%;进出口贸易额683.21亿美元,占19.13%;财政收入182.23亿元,占12.86%。

收起